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年tai祖皇帝迫不得已對劉三吾等人大開殺戒,便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想以科舉收取北方士子的心,從而讓大明真正的獲得安寧,只可惜,劉大人,張大人不曾明白tai祖皇帝的心思,才由此一禍端?太宗皇帝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南北榜案正是我等引以為戒的地方,此等禍端,豈能再一次發生麼?“
“楊大人所言極是,科舉取得北方士子,不知可以平息北方計程車子的心,也可以平息北方籍官員的眾怒,若是處理好的話,北方士子科舉有望,人人誦讀聖人之言,如此一來,北方的向學之風也會好起來,與南方的教化差距也會越來越小,如此一來,與我大明大有好處!“胡濙對楊士奇的看法極為贊同,這時也躬身應和。
文武百官見一位大學士,一位禮部侍郎都這麼說,便是太子也有此意,哪裡還有反對之言啊,急忙附和。
胡濙斜眼瞥了一眼朱瞻基,見他眉頭舒展,咬了咬牙,道:“只是,此事說起來容易,操辦起來倒也不容易,畢竟北方教化、經濟落後南方這是不爭的事實,我朝科舉,素來只以文章定優劣,務求公道,以服天下,自從北方士子鬧事,微臣就依著殿下意旨,重新對試卷進行審閱,特別留意北方舉子的試卷,經反覆品鑑,發現這些北方士子,多數試卷不足以科舉,唯獨這三人,依照八股文的要求,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大結),尚未通順,算得上是勉強合格,可以成為國家有用之人,可論起文采,只能算是下等了?”
朱瞻基“嗯”了聲,眉頭微微皺了起來,胡濙所言正是問題的所在,八股取士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出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落下十個部分組成。說白了就是看試卷文字優劣為標準,不以南人、北人為依據,不管其疲弱根由。”
北方士子文化不予南方士子,除非想tai祖皇帝那般,硬是將科舉留給北方士子外,還真沒什麼好法子?“
見太子眉頭緊鎖,大殿內沒人敢多言,都耐心等待。
朱瞻基想了一陣,微微搖頭,顯然是沒什麼好法子,輕輕吐了口氣,將目光掃向群臣,見眾人都低著頭,唯獨楊士奇站在一旁,嘴角帶笑,正笑吟吟的望著他。
^^^^^^^^^^^^^^^^^^^^^^^^^^^^^^^^^^^^^^^^^^^^^
朱瞻基心頭一動,忽然想起當年皇爺爺跟他說過的一件事。
當年當時廣東布政使徐奇統領西南時,贈當地特產與內廷官員,有人得到饋贈名單呈上皇帝。明成祖看後其中無楊士奇名字,於是召見詢問。他回答道:“徐奇當時奔赴廣東的時候,群臣作詩文贈行,當時恰逢我得病未有參與,所以唯獨沒有我的名字。如果我當時無病,是否有我的名字也未知。況且贈禮都是小東西,應當沒有其他意思。”朱棣於是命令燒燬了那份名單,而對楊士奇極為信任。
當時皇爺爺說的時候,他並不曾在意,後來漸漸長大了,細細一想,當年收取禮物的人何止楊士奇,可偏偏皇爺爺獨自問了楊士奇後,燒了這份名單,但從這一點上看,皇爺爺除了是信任他之外,更多的看重他這個人,那就說明他必然有些過人之處。
腦海裡細細想了一番,朱瞻基眉頭舒展了開來,望著楊士奇道:“不知楊愛卿可有好的法子?”
這一次的科舉案楊士奇早有耳聞,經過大半年的細細思索,如今的確是有了法子,可這樣的案子發生在南京,且太子已經著手處理,自己雖奉命前來,若貿然多言,怕是有了功高蓋主之嫌,十分狡猾的他,豈能不知這個道理,所以他並不急著表態,而是選擇的等待。
如今,朱瞻基開口詢問,作為臣子的就好說多了,先是抱拳行了一禮,然後才對著朱瞻基朗聲道:“回稟殿下,老臣的法子很簡單——南北分榜!“
朱瞻基眼睛一亮,點了點頭道:“南北分榜,這的確是個好法子,只是該如何分,還請楊愛卿說個具體方案來?”
楊士奇對此事早有準備,不急不躁的道:“所謂的南北分榜,我大明可按早地區錄取進士的辦法,最後設立分地區取進士的南北卷制度,按照這個制度,南方學子多於北方,為國多取得有用人才,南卷取十分之六,北卷取十分之四。南方取士範圍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五省,以及南直隸的應天、松江、蘇州、常州、鎮江、徽州、寧國、池州、太平、淮安、揚州和廣德州。
而北卷範圍是山東、山西、河南和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