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為了人類能夠頑強地存在下去,以後太空站上所有的一切科學活動都以此為出發點。
太空四寶將來要變太空八寶、太空n寶,一直到人類能夠“製造”出一切生物產品。隨著太空基地的建成,還要在太空基地上建造一個“種子庫”,跟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種子庫類似,但是當然數量和種類要小得多,只能保證一些人類常見的作物有存留。
更不用說太空站上面的儲存器上一定第一時間把地面上的科學家檢測出來的各物種之基因序列資訊獲取。
為了解決被隔絕之後的太空基地供給問題,太空基地要搞“原始人計劃”。原始人重度地依賴動物來生存,穿的是獸皮,吃的是獸肉,縫衣針都是魚骨做的,房子當然用茅草,最多用木頭。
能夠直接從肥料和陽光生產棉的工廠本來對人類經濟沒什麼用,但對原始人計劃很有用。原始人計劃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讓棉工廠直接出棉球,且是沒有苞的棉花。
能夠出產無苞棉球之後,唐寧暢想一種巴掌大的迷你紡紗機,把棉球直接紡成一個個的棉圈,使用高精密的三維針織技術就能夠直接創作出“無縫線”的衣服來。更妙的是現在已經有了電磁樂高積木,能夠組裝成可複用的模型,將來的三維針織技術配合電磁積木就有了一臺能夠生產純棉織物的強大機器。
一臺桌面棉工廠一天主能生產一件小可愛,三天主能生產一件小衣,真是划算啊。
第449章 太空四寶
受到女兒的啟發,唐寧還真準備開啟合成食物專案,這個專案在普通居民那裡暫時不會被接受,但在特殊場合是有用的,比如軍用補給,科考團隊補給出問題的時候,如果有一臺可以產生食物的小工廠在身邊,那真是太讓人心安了。
更不用說將來人類到外太空、外星球、深海、深地中去殖民、探險,那時的補給時間太漫長,有自給自足能力真是太重要了。
這個劃時代的工廠最可行的方案就是完全學習自然界,先用植物細胞合成動物細胞最需要的營養:氨基酸。動物細胞只有依靠“生產鏈的上游”植物細胞提供的多種氨基酸才能合成動物蛋白質,也就是肉、奶、蛋的核心營養。
方案中所選擇的植物當然要選全球產量最高的c4糧食:玉米。在培養液中完全模擬玉米棒子的生產環境可以讓棒子繞過生長週期直接生長。小工廠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小,所以不能再使用玉米自身的光合作用機制,得把玉米葉參與光合作用的細胞平鋪。
這樣可以使光合作用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將來大家看到的產品會是一層薄薄的玻璃板上有一層綠色,從外表上絕想不到這其實是玉米葉子。c4植物最厲害的可能是它能夠與根瘤菌共生從空氣中獲得氮肥,所以最好把根瘤菌也置於工廠的一環中,把氮肥給省了。
其實合成肉的接受程度應該不如合成牛奶,因為牛奶也是奶牛製造出來的嘛,奶牛是工廠,我們也是食物工廠?憑什麼歧視我們人類自己的工廠呢?所以唐寧的第一個食物合成工廠的產品是奶工廠。
產奶的細胞是乳導管末端形成的乳腺腔上皮細胞。鴨嘴獸這種原始的哺乳動物透過乳導管直接將乳汁輸送到毛髮上,幼崽透過舔母親的毛獲得乳汁。唐氏乳工廠模擬了這種直接使用乳導管的方案,千千萬萬根細微的乳導管直接牛奶彙集於一處。
奶工廠的產奶纖維將會一滴一滴地產出鮮奶,由於整個環境沒有細菌(除了根瘤菌,但是會被隔開),這樣產出的鮮奶根本不需要消毒就可食用。
滴出的鮮奶會存放在蓄奶池中,取用的時候就像飲水機一樣方便。更給力的是乳導管上皮細胞只有接到雌激素的訊號才會產奶,所以只要把雌激素控制住,就能夠方便地調整產量。
一臺桌面飲水機大小的奶水機內建了200層的光合作用機,還透過吸氧物質把二氧化的濃度提高到恐龍時代,相當於二十棵玉米所產生的生物能,又相當於小半頭奶牛的奶產量,可日產牛奶10升,足以應付一個家庭所需。
這就是都市農業公司的迷你牧場的超級升級版啊。當然,這是在使用官方成熟配方的情況下,如果在沒有配方的情況下,可就地配置營養液,跟水培植物的標準差不多,那質量就有高有低了。差的時候也許產奶不到一升。
為了讓使用者更好地享受魔幻式科技的福利,唐寧還對蓄奶池進行了重新設計,原本都放在一個池中,但牛奶有保鮮期,之前生產的跟之後生產的放在一起會讓大家一起的保質期變短,那就不好了。
所以唐寧在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