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3/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檔案在她手裡,公社開結婚證也在她手裡。她前手把檔案寄走,讓人發調令,她這裡簽字同意放人;後手開結婚證,把這對鴛鴦“捆綁”牢靠。這一前一後都是將生米煮成熟飯的辦法。既讓胡招工走,又給劉越鳳吃了定心丸。她的政策擦邊球打得精彩極了。胡舟鳴是結婚之前招的工,招工之後結的婚,無懈可擊。對這種安排胡舟鳴雖然不很情願,但又無可奈何,不答應,他怕李鎮長不讓他走。那隻要在推薦表上公社意見一欄填三個字就夠了:“不同意”。
李鎮長是專管鄉里婦女權益、男女婚配之事的。寧拆一座廟,不拆一場婚,對她既是一種職業道德,也是一種良心呼喚。她的出發點就是保護劉越鳳。當然,那也包含有對胡舟鳴的不信任。其實她是不瞭解胡,胡肯定不是那樣人。但我現在越來越理解她的一番苦心。她後來果然讓劉轉成了商品糧,戶口隨夫進了長沙。
待續 (秦歲芳遺孽債淚斷湖鄉)
(秦歲芳遺孽債淚斷湖鄉)
(秦歲芳遺孽債淚斷湖鄉)
我們公社知青與當地農民結婚的還有一對。這一對與劉越鳳、胡舟鳴相反,女的是知青,男的是農民。那是唯一一對被拆散的鴛鴦。促成劉胡成親的原因是招工。拆散後面這對鴛鴦的也是招工。
我先虛晃一槍。為了寫作的方便,這段姻緣要放到後面講,所以在此處打個括號不標小節序號。請諒解。
緊接 第十二章 追悼亡靈 60、那塊土地包容了他 王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60、那塊土地包容了他 王開
我們公社的長沙知青在牛鼻灘死去有三人。我在動筆寫他們之前,先向他們三鞠躬,並致以深切的悼念。
60、那塊土地包容了他 王開
王開是我們學校初二的。當初剛下來時,沒有跟他同班同學分在一起,因為沒人願意和他在一起。他性格獨特,又有些小毛病。於是分到了我姐姐她們一個生產隊。莽莽她們住的房子很小,擠不下他,他只能寄居在農民家,就是生產隊長家。
一開始他很注意跟農民搞好關係。因為家裡窮,從小也吃過苦,人勤快,所以這種關係不難建立。不多久,他跟隊長家的女兒好上了。兩人談了幾天愛。當別人都沒感覺出來時,他自己神乎其神的對我姐姐和吳科敏說,他有了物件。吳科敏問她是誰。他賣關子,不說名字,只說是隊上的,人像李鐵梅(樣板戲《紅燈記》主角)。這就不用說了,隊長家的女兒是了。戲裡唱到:“鐵梅我年齡十七不算小,為什麼不能幫助爹爹操點心。”隊長女兒春梅今年十七,名字也帶梅。隊裡還有幾個十七的梅?《紅燈記》那時都聽得耳朵起繭。還猜不出?王開有意半說半不說,實際全說了,很做出幾分矜持。
王開確實也有他的毛病,而且毛病不小。他在生產隊的地位蒸蒸日上,就飄飄然了。背地裡說些我姐姐和吳科敏的難聽話,說她們懶,怕苦怕累,家裡成分又不好。他這樣說其實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因為大家在鄉里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時間一長,誰是什麼樣社員自有個看法,常言道“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更不應該說什麼家裡成分。他家倒的確是窮人出身,母親在洋人辦的醫院打掃衛生,父親以前是長沙城北天主教堂的勤雜工,無疑是苦出身。但他父親聞革前就說錯過一句話,在全社會揭批西方教會侵華罪行高潮中,他不識時務,在人群中誇他的洋主教仁義,還帶他去過法國。可見是個不肯欺興背主的老實忠厚人。但那年月這就自投羅網,進了牛鬼蛇神行列,具體帽子如何安法,沒看過他的檔案,不能瞎猜。那你老鴉騎在豬背上不知自己黑,說人家的出身幹什麼?王開就是這些事不明白。漸漸的,這樣行事作派農民也不以為然了。
那年冬修水利,一件事徹底改變了他在社員中的印象。他在工地上偷了同隊農民一雙鞋,被人發覺。從此他在隊裡的日子日漸艱難。春梅也不跟他好了。王開徹底孤立了。沒有一個知青,也很少有社員跟他來往。那種孤寂,我想,非親身體驗不能感受。但王開卻默默的承受了四年。若是今天他完全有理由接受社會的人文關懷。任他做錯了什麼事,懲罰也太過了。算啦,我不做這些無意義的懺悔來顯示我的悲憫。我還是接著講他吧。
第四年,六月,雙搶前的某天。天氣奇熱。收工後,天黑沒吃飯,他從隊長家出來,就一直沒回家。到半夜,隊長才發現他沒回。這不正常。因為他從沒地方可去。隊長就挨家挨戶打聽。都說不知道。隊長慌了。隊裡男女老少就都跟著隊長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