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快到了“人人得獎,永不落空”的地步。一般來說,腸道發炎的結果就是“腸滲漏”變化的開始,當出現“腸滲漏綜合徵”時(症狀與徵候參考表10…2),也就是“蝴蝶振翅”之日了:
1。首先腸道發炎時,會減少消化酵素的分泌,消化能力下降,消化不良的結果就是常常出現脹氣、打嗝、排氣(放屁)、便秘或腹瀉等症狀,此時亦是“大腸激躁症”可能被診斷的時候。
2。腸道發炎時,容易造成吸收不良,營養缺乏。
3。發炎又會造成“腸滲漏”的出現,使部分食物未經完全消化而形成食物過敏原。
4。腸道排洩受到抑制,容易造成“化學敏感症”。
5。“腸滲漏”也使得其他內外毒素、代謝產物、氧化物等進入血液中,增加肝臟解毒的負荷。
6。腸道發炎使免疫球蛋白A生產減少,造成口腔、鼻竇、膀胱、*、呼吸道等容易受感染,也會使酵母菌異常增加,甚至出現“念珠菌感染”。
7。某些從食物及環境毒素而來的“化學物質”會導致神經荷爾蒙失調,影響“認知功能”,甚至“性格行為”。
8。另一方面,一些腸道細菌甚至出現“細菌遷徙”(細菌搬家)現象,造成其他器官像膀胱、*等發炎。
9。腸滲漏也容易造成食物過敏,挑起所謂的“交叉反應”,引起一些“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
10。當慢性腸道發炎持續,會令腎上腺壓力增加,最終產生“腎上腺疲乏症”。
凡此種種,後果就是使身體功能失常或衰退,終至器官發生病變,甚至出現許多所謂不明原因的疾病(表10…3、表10…4)。
表10…3與腸滲漏綜合徵有關的毛病
營養不良
慢性腸炎/大腸激躁症
面板病變/蕁麻疹/溼疹
過敏症/氣喘
偏頭痛
慢性關節病變/僵直性關節炎
自閉症/過動症
肝炎/肝機能異常
慢性疲勞綜合徵
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症等
表10…4與菌叢失衡相關的疾病
區域性:憩室炎/大腸炎、大腸激躁症、大腸息肉
全身:面板:溼疹、慢性蕁麻疹、痤瘡、牛皮癬
骨骼關節:肌肉纖維疼痛症
心臟血管:動脈硬化症、心衰竭
免疫系統: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慢性疲勞免疫不全綜合徵
內分泌:壓力綜合徵、荷爾蒙失調
生殖泌尿系統:*炎、膀胱炎
神經精神:過動症、自閉症、偏頭痛、精神分裂症
癌症:大腸癌、乳癌等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蟲蟲危機!寄居腸道的“常客”比主人——“細胞”還要多
在人體演化過程中,腸道內菌叢林立,常駐紮於內的菌種超過400種,菌株繁雜且時有變動,重量可達3…4磅,數目之多,高達百兆之譜,遠超過身體所有細胞的總和,可真是非常獨特的“器官”,也可以說是人體內另外一群“生命體”。通常胎兒在出生之前,尚在母體內時是屬無菌狀態的,而在出生那一剎那,從產道與外界接觸,各種“微生物”才開始在人體內進行“拓殖”,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因為早期拓殖的細菌,對人體日後的免疫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最新的醫學研究發現,剖腹產的嬰兒免疫能力較差,並較自然生產的嬰兒容易罹患過敏、異位性面板炎等毛病。除此之外,細菌也會趁嬰兒進食、呼吸或接觸周遭環境時從面板、黏膜等進駐人體,通常進到人體的大部分細菌都會棲身於腸道內進行“卡位”,“它們”從腸道攝取養分,併產生代謝物。
事實上,它們的存在是與人體呈現“共生狀態”,這種“共生”是為彼此利益而一起生存,大家自然和諧相處,相互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或生命功能,通常我們不會察覺它們的存在。不過,就像人類社會一樣,總有好人、壞人和鄙劣的人,當社會規範良好、制度健全時,公平和正義可以伸張,壞人會受到制衡,人民各司其職、相安無事。然而一旦發生“失衡”,民心浮躁、和諧破壞,“壞菌”勢力高張,腸道內環境生態丕變,有害菌開始異常增加,就好比社會失序,對立升高,此時我們就處於一種稱為“菌叢失衡”的狀態,身體健康便開始亮起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