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不由精神一振,連忙細細地讀了起來。
這卷宗應該就出於那位馬大人之手,而之所以此案驚動錦衣衛,其根源卻是正在那方七星硯上。
這方七星硯來頭確實不小,正是出自大內之物,本是前代時由地方進貢給朝廷的。三年前,大內之中引發了一場大火,燒燬了一片宮殿,這方硯臺,便是彼時失去。
當時對外詔稱乃是天燥失火,其實內裡並非這般簡單。在清理失火的現場後發現,在倒塌的宮牆下,居然給人打了一個盜洞,直通到皇城外一處民宅之內。
天子聞言大為震怒,著錦衣衛全力搜捕賊人。事後不久,便將那盜賊抓獲,只是那人堅不認罪,贓物也下落不明。
這七星硯,亦在贓物之中。因此當順天府辦案時這硯臺出現時,很快便被錦衣衛知道,這才連夜出動,將涉案的梅清、王師古緝拿,又去發掘了疤兒劉的墳墓,將棺木開啟,其中陪葬的諸般瓷器,正是三年前皇宮案中失去的那一批珍玩。
第一卷 七星古硯 第十六章 妙理我心
梅清看到這裡,不由背後出了一層冷汗,暗道當日之行,果然有些欠考慮。
疤兒劉那些東西,擺明了不可能是尋常人家能有的。何況那疤兒劉行為詭異,又呆在那樣一個地方,自己莽莽撞撞的燒了箱子,又隨便分了瓷器,又把其餘器物入了斂,根本沒有想過這些東西的來歷有什麼不妥當之處。
只時梅清也隱隱想過,“除了皇宮大內,只怕再沒有地方尋得見這些珍品”,卻未深一層想到,這些東西,就是來自大內。
若不是得人搭救,只窩藏贓物這一宗,就足夠梅清家破人亡,何況其中還牽涉著數條人命,更有趙伯栩這朝廷命官在內。想到此處,梅清更是對相救之人的來歷與原由深感興趣。不明白為何那六爺會對自己施以援手。
從六爺當日表現看,很明顯應該也是受人所託,不然以六爺的地位,只怕連自己的名字都沒聽說過,更不用說出手相救了。但自己在官場中,並無相熟之人,是何人有這麼大的面子,能讓那位六爺出手呢?
梅清一邊想著,一邊繼續看著案宗。由於梅清被救走,馬世清估計也不明所以,便將王師古隨後也放了出來,只將疤兒劉定為當年皇宮失盜主犯,逃匿多年身亡,死後失竊贓物大多追回——至於梅清三人拿的東西,除了李玫那件被追回,他與王師古這兩件乾脆就沒在卷宗中出現。
李玫與墨雨之死,本是順天府尹經手的案子,據案宗說明,最後被新任府尹斷了個失心狂亂髮作而亡,便此不了了之。
至於趙伯栩死亡的經過,乃是當天夜裡,在書房之中獨自處理公務之裡,忽然其慘叫數聲。待下吏奪門而入,只見其已然死去。身上並無傷口,只是面目恐怖,似是見了什麼可怕之極的事一般。卷中還道,同夜時,衙役高明,亦因病去世。
梅清心掌涼浸浸的,如有什麼壓在心頭,令他喘息不過氣來。
從頭算起,包括疤兒劉在內,已經有六人曾經接觸過這方硯臺,除了自己,已經全然離奇死去。其中種種,詭異難言,實實令人難以相信。
梅清掩卷深思。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一個隨遇而安之人,本來自己的身體就久病才愈,家世也不需他操勞費心,因此從來不知世事有何要自己勞心的。但這次事件發生,在面對一這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時的那種無奈與無助的感覺,在他心中深深地留下了一道陰影。
“三清早來了。”隨著一聲招呼,梅清抬起頭,正看到天字號老張邁步走了進來。
這幾天老張與梅清混得越發熟了。老張名喚張啟正,字仲達,年紀大概有五十來歲,平日裡總是板了黑黑瘦瘦的長臉,難得見露出個笑容來。平日在這院子裡,也不大見他與人有什麼言語來往,偶爾說話也有些冷冷的,人緣不算多好。
張啟正玩收藏,已經有些年頭,專玩的字畫碑帖,尤其喜愛古籍善本。這年頭高官貴族玩古玩的,大多是經營這些東西,取其文氣雅緻。至於價值高昂的玉器瓷器,倒不特別關注。
張啟正最得意的東西,是手裡收的各類金石佳拓,林林總總怕不有數百件。此時正值明季盛世,出土鐘鼎之物漸多,因此較之前世,可見佳品也頗盛。只是此時文人墨客,對前代鐘鼎文字,卻是少有研究。因此拓片雖佳,但辨識卻成了一道難題。
三代鐘鼎上,常見有銘文的。其文字,歷稱為金文或鐘鼎文,屬大篆之類。大篆小篆,雖然說是一脈相承,但其辨識難易,卻相差不可以道里計。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