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哲同志長期觀察作出的概括,是符合實際的和精確的。
師哲同志還提到,中央駐地楊家嶺溝口,住著一家姓楊的貧農,窯洞只有門沒有窗子,裡面很黑,一做飯滿屋都是煙,煙熏火燎使土窯洞變成了黑洞。楊家婆姨經常在門口推碾子。她雖然只不過三十幾歲,看上去手很髒,連脖子也是黑油油的。每逢毛主席過來,楊家的人總是同他打招呼,毛主席也親切地問長問短,有時還到門口站站。毛主席曾很有感觸地對師哲說:“老百姓不懂得什麼叫衛生,也沒有條件洗澡,他們辛辛苦苦勞動,還被人們看不起。”從語調裡可以聽出他對勞動人民是懷著何等的深情。
與此相關,毛澤東對那些瞧不起群眾的人是很反感的。一次,師哲陪毛澤東在河灘上散步,碰上一位作家從城裡回來。那位作家手裡拿著手杖邊走邊在空中打轉轉,遇到馱鹽的毛驢隊,大模大樣地把老鄉和毛驢隊擠到一邊,見到毛澤東也只打了個招呼,仍不停地旋轉著手杖走過去了。看到這個樣子,毛澤東氣憤地說:“真是目中無人!只因為認識幾個方塊字,就看不起老百姓,不把勞動人民放在眼裡……”
閻長林曾在毛澤東身邊任警衛排長和衛士長達五年之久。在他的回憶錄《警衛毛澤東紀事》中,曾記載有毛澤東關心老馬伕的動人情節。轉戰陝北結束,東渡黃河之後,前方派汽車來接毛澤東等人。一年多來,毛澤東一直騎著一匹老青馬行動,這時要換汽車了。一天,即將出發前,他對閻長林說:“走,咱們先去看看老侯。”老侯正忙著給牲口添草料,沒有看見毛澤東過來。毛澤東也沒有像往常見面那樣先打招呼,而是輕輕地走到老侯跟前,握著老侯沾滿草屑的溼漉漉的手緩慢地說:“老侯,謝謝你啦。咱們在陝北轉戰一年多,全靠你餵馬。今天,我們要坐汽車了,你不能和我們一起走,你要隨機關一起行軍。你年紀大了,走路不方便,就騎上這匹老青馬走吧。你同你的領導說,就說這是我的建議。”老侯握住毛澤東的手不放,眼睛裡慢慢流出了淚水,說:“主席,你放心吧,我能走。有困難了,走不動了,我一定按主席說的去辦。”這老侯是河南人,早年參加革命,同毛澤東的感情很深。儘管他比毛澤東還大幾歲,毛澤東用的三匹牲口都由他喂,而且一個個膘肥體壯。他常對人說:“我不能上前線,又不會拿起筆寫東西,我只會鍘草煮料喂牲口。毛主席騎著我的牲口指揮部隊打勝仗,我越幹越有勁。”正因為如此,毛澤東對他的感情也是很深的。他們之間完全體現了同志和戰友的關係,這同舊的主僕關係是完全不同的。 。 想看書來
大德篇(14)
閻長林還記述了毛澤東對一般農民的關切。在路經雁門關的路上,沿途看見許多農民在地裡光著膀子幹活,而且還有些中年婦女也是這樣。他們正在為土改後的第一個春耕而忙碌。毛澤東在車上指著光膀子和穿單衣的農民說:“我穿著棉衣也不熱啊,他們卻穿得這麼單薄!”汽車在雁門關口停下來,毛澤東抽著煙,同跑過來的幾個孩子說話,有一箇中年農民也走過來。毛澤東嚓地劃了一根火柴要替他點菸,那農民連忙推說“不敢當”,忙把火柴接了過去。毛澤東問:“你多大年紀啦?”農民回答說四十歲了。毛澤東又問:“你家幾口人?土地改革的時候分了多少地?”農民說:“我家七口人,以前只有八畝地,土質都不好。現在分了十幾畝好地,還有些坡地。現在小麥長勢很好,盼望有個好收成。我們有了糧食,吃飯就不犯愁了,也能更好地支援前線。”毛澤東鼓勵他,又指著他的上身問:“你為什麼不穿上衣?光著膀子不冷嗎?”農民說:“不冷。幹活穿著棉衣要出汗。”毛澤東問:“你們是沒有單衣穿,還是有不穿單衣的習慣呢?”那農民不好意思地笑了:“什麼習慣不習慣呀!日本鬼子沒來以前,那時候也還有點舊衣服穿,誰也不願光膀子。自從日本人來了以後,大夥沒錢買布,不光膀子怎麼辦呢?”毛澤東聽後沉默了一陣子,又鼓勵了他幾句話,才同那位農民分手。
李銀橋同志《在毛澤東身邊十五年》中,也記述了許多生動的故事。其中談到毛澤東親自為衛士改作業的事是很生動的。毛澤東一向非常注意培養他周圍那些來自工農、過去沒有上過學的戰士。他為他們組織業餘學校,還要檢查他們的作業。有一次,他看了衛士封耀松的作業,開始看了分數喜形於色,因為教師在上面用紅筆打了一個大大的“5”字。但接著他就皺起了眉頭,“嘿”了一聲說:“你們那個老師也是馬大哈呀!”小封湊過臉去看,原來他默寫的是白居易的《賣炭翁》。毛澤東用手指甲在其中一句的下面划著,問:“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