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五百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架直升機。
所有零件圖紙劉海都做了編號,然後製造出來的零件也做成編號。
第一次製造接觸這些零件不可避免的廢品率比較高。
馬富強開始覺得廠裡面的零部件廢品率太高,恐怕會被領導開會。
因為在柴油機動力車間,一旦某些人零部件廢品率超過一定數量,就會被領導叫去開會。
而在這裡馬富強發現,在這裡不怕零部件製造失敗,每失敗一次,只要找出失敗的原因,然後繼續再製造就可以了。
馬富強所在的小組,只要出了廢品零部件,大家都會聚集在一起,尋找問題進行討論。
大家討論的東西五花八門,這個時候劉工也不會指出哪裡錯誤,會讓大家按照自己認為錯誤的地方進行再次製造。
很顯然,大部分人提出來的問題都不是關鍵所在。
到最後大家失敗了,劉工才會站出來指出哪個地方有問題。
開始的時候馬富強不理解,到了後面馬富強才發現劉工的這個做法,讓大家對零部件的製造工藝以及技術更加的理解。
劉海親自加工過這些零部件,當然知道哪裡容易出問題,之所以不先說,就是要讓大家摸索,要讓大家討論。
劉海準備把這些人培養成骨幹,這些人雖然不懂整體的技術,但是隻要懂得零部件製造工藝。
也就不得了了,特別是在這個時候,不過這些人有時候提出來的錯誤方向,讓劉海都有目瞪口呆,因為按照劉海自己的理解,根本不可能朝這個方向去想。
但是就是這錯誤的方向,還有不少人贊同,所以劉海就讓大家按照自己的理解來重新制造零部件。
當大家都失敗了,劉海再站出來指出正確的方向,這樣大家以後再製造,特別是批次製造的時候,遇到問題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
現在的樣品製造以及後面的批次製造,中間還是有很大差距。
劉海透過這次製造樣品直升機,來提升這些人的技術水準認知。
爭取下一次自己只要甩出圖紙,他們就能正確的製造出零部件。
因為可以預見的,到了後面的裝備製造難度越來越大。
劉海就準備培養一批製造航空發動機的技術骨幹。
不求讓這些人理解整個發動機的設計以及原理,只是讓這些人能夠按照圖紙把單個零件製造完成,這就足夠了。
當然這幾十個人幸虧也有李大力這些人在裡面帶著,維修科這邊的人早前有過製造直升機的經歷。
四月中旬的時候,劉海看著渦軸零部件製造進度已經完成。
就準備開始著手組裝,渦軸發動機的組裝也交給專門的小組來做。
劉海之所以要分開,其實就是為了更好的管理。
因為劉海不能要求這些工人又要能製造零部件,又要會組裝。
那對別人的要求太高了,劉海就從這些工人裡面選出幾名比較拔尖的技術人員,開始帶領他們進行成品組裝。
而其他人繼續製造零部件,反正渦軸發動機後面需求量不低。
馬富強就成功從製造零部件的小組調到了組裝小組。
組裝小組的人並不是很多,只有三個人。
馬富強算一個,李大力算一個,還有一個張建國。
因為組裝這種發動機並不需要太多的人,人多了反而手雜。
而且做這種的渦軸發動機,並不需要流水線製造,一方面是需求量沒那麼大,另外一方面不適合流水線製造。
“今天我帶領大家組裝我們廠自行設計,自行製造的第一臺渦軸發動機。”
“你們不需要了解渦軸發動機的執行原理,只是需要知道怎麼正確的安裝每一個零部件。”
“第一臺渦軸發動機,我與李大力兩個先進行組裝,馬富強你拿著組裝手冊,對比我跟李大利兩人的組裝步驟,張建國你負責在一邊給我們兩個遞零部件,順便按照我的要求進行記錄。”劉海直接開始佈置任務。
馬富強就拿著厚厚的組裝手冊,這上面有所有零部件編號以及組裝步驟,包括每一個零部件怎麼組裝?
張建國另外一邊就是記錄責任卡,李大力與劉海兩個人就開始組裝。
劉海拿起一個零件,開始說這個零件編號以及組裝方法。
李大力就在旁邊開始組裝,張建國則記錄組裝時間,組裝人,以及組裝的零部件編號。
馬富強就在一邊對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