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的兒子阿南惟茂則是戰後日本外務省一位親華的外交官,2004年曾擔任駐華大使。】但一旦宣佈了,所有的日本人都服從天皇的旨意。不論是滿洲、爪哇等地的前線司令官,還是本土上的“東條”們,都立即接受了停戰要求。我們的軍隊在機場著陸後,受到了禮貌的歡迎。外國記者中有人這樣寫道:“早晨著陸時自己還是手不離槍,中午時他們就把槍收起來了,傍晚就採購小商品了。”日本人現在是用和平的辦法來使“陛下安心”,而在一個星期前,他們還要奮不顧身地用竹槍擊退蠻夷。
只要西方人能理解影響人類行為的情緒是變化多端的,那麼就能明白日本人的這種性格並不神秘。一些人聲稱,日本民族除了滅亡將別無他路;34【34薩評:這是因為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表現出了極度的頑強,即便在完全沒有勝利希望的時候,也絕不投降。甚至在###,日本的平民也集體跳崖自殺不肯投降。盟軍對此除了不能理解之外,就是認為日本人學不會投降,結果卻發現隨著天皇的詔書,日本人卻做了世界上最模範的投降者。】而另一些人聲稱,只有日本的自由主義者奪取政權,推翻現任政府,他們才能挽救自己。這兩種分析,對於全力以赴、獲得全民支援進行全面戰爭的西方國家而言,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以西方人的行動方針和習慣來理解日本,那麼他們就錯了。甚至在和平佔領日本幾個月之後,有些西方預言家還在認為,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因為在日本並沒有發生西方式的革命,或者因為“日本人不懂得已經戰敗了”。這是西方的社會哲學,它建立在西方的善惡標準之上。但是,日本與西方國家不同,它沒有采用西方各國的那種最後的手段——革命。它也沒有用消極破壞的方法來反抗佔領軍。日本使用了自己的力量——在仍舊保有戰鬥力的時候,人們就要求自己將無條件投降看做是為了“忠”而必須付出的鉅額代價。在他們看來,這種巨大的代價是有價值的,因為最終他們還是獲得了自己最珍視的東西。他們有權利說“這是天皇的命令”,即使是投降的命令。但即使是戰敗,對天皇“忠”仍是最高法律。35【35薩評:從這個角度說,日本人有點兒像阿Q,最後一個圈也要畫圓的。現在,又有很多日本人強調1945年8月15日只是“終戰”而不是“投降”,於是乎日本的形象也從被打得俯首帖耳的戰爭罪犯變成了和平的締造者。看來,這又是新的一輪畫圓圈運動。】
情義“最難承受”(1)
日本人說,情義“最難承受”。一個人必須要像履行義務那樣履行情義。但是,情義和義務所要求的責任是不一樣的。在英文裡沒有一個詞與情義對等。人類學家發現世界上每種文化的道德義務都是很奇特的,但日本文化中的情義顯然是最奇特的一個,它是日本所特有的。“忠”與“孝”為日本和中國所共有,儘管日本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了一些修改,但仍舊與東方其他國家的道德責任有某些同類的相似性。而情義則既與中國儒教無關,也與東方的佛教無關,它屬於日本範疇,不考慮情義就不能理解日本人的行為方式。日本人在談及動機、名譽以及個人所面臨的進退兩難情況時,時常要談及情義。1【1薩評:讀《菊與刀》我們不得不時刻注意,作者對東方哲學的瞭解有自己的侷限,所以她講的並不是“真理”,而是一個美國人對東方的看法。比如情義,其實正是來自於中國的儒學。情,指的是恩情友誼;義,指的是社會道德。儒學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義利之辨”,義和利的權衡結果是“存天理滅人慾”,也就是人在做事的時候不應該考慮是否有利,而只應該考慮它是否符合真理。如果這件事符合真理,即便為此可能遭到滅頂之災,真正的儒者也應該“雖萬千人吾往矣”。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一直為了在現實世界無法實現的理想而奔走,只因為他認定這是符合真理的。這種精神大概可以比較好地詮解情義的含義。“義利之學”在中國還有一個不太好聽的名字,就叫做“道學”。】
對西方人而言,情義包含了許多紛繁複雜的義務(參閱本書第六章):從報答之前的善意到復仇的責任。難怪日本人不願向西方人解釋情義的含義,就連他們自己的字典也幾乎沒有對這個詞進行解釋。有一本日語辭典是這樣解釋的(根據我的翻譯):“正道;人做事應該遵循的規則;為了免遭非議而做自己不情願做的事。”這當然無法使西方人理解這個詞的主要意思,但“不情願”這個詞語卻指明瞭情義與義務的差別。不論義務對個人提出的要求是如何的艱鉅,但至少是個人對他的最親密家庭成員或者對代表他的祖國、他的生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