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4/4頁)
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神話。難道是有誰祭起了阿拉丁的神燈?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五 沒帶地圖的遠行人(8)
然而,真正令人啼笑皆非的,則是四鄉的羅布人居然自動把這兒當作了新的行政中心,帶著各種官司和請求,紛紛趕來申訴。“海丁圖拉”下駝伊始,判的第一件“葫蘆案”,是為一對結合已經70年的夫婦,作離婚審議。
回到塔里木河岸英格可力的營地,赫定和他的探險隊只住了十幾天。1900年3月5日,略作休整的駝隊又啟程了,而此後再未曾回到英格可力的圖拉薩幹烏依。
在塔里木河的陡峭河岸為赫定送行的人群中,一個身穿藍色袷袢、比羅布人高半頭的威猛老人最引人注目。這就是西域探險史的傳奇人物帕皮巴依。1888年帕皮巴依就因受僱於英國探險家、商人達格利什而載入西域探險史;1889年又作為奧爾良親王的嚮導遍歷天山南北;當法國人杜特雷依來中亞時,帕皮巴依從頭到尾經歷了那失控的探險隊的“苦難歷程”。1895年他成為赫定的隨從。而這次回到中亞,赫定心中只有羅布泊這個目標,根本沒顧上與帕皮巴依聯絡。“艦隊”於1899年12月4日——停靠在英格可力之前3天——停泊在塔里木河卡拉渡口,赫定竟意外見到老僕帕皮巴依與打前站的隊長斯拉木巴依並肩站在河岸相迎。
那時想在塔里木的窮鄉僻壤找個人既難又容易。說難,在於當時新疆南部沒有任何通訊手段;說容易,在於古綠洲的新聞與新聞的轉播速度可成反比。寂寞莫名的亞洲腹地,新聞就像彗星返回人間一樣稀罕;可只要是有了一個真正的新聞,它就會如同野火,口口相傳,以想不到的速度傳播到每一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