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中的這個想法,這個想法是根導火線,滅佛也就如同燃起了一場大火。
不過,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還與衛和尚一個有點玄的說法有關:
他在那封信中提到,說是沙門身穿黑衣,必為國禁,道士穿黃衣,必為國祥。
而所謂沙門,簡單說,是早期傳入中國的印度宗教,佛教是其中的一個派別。
也許是當時對盛行的佛教稱呼混亂,把佛教稱為沙門的緣故。
衛和尚之所以這樣說,來自於當時民間流行的一句讖語,說“黑衣當得天下”。
恰好皇帝宇文邕,對這一套讖緯之學,很迷信,所以佛教徒們,才會有此滅門之災。
當然,這個說法,有可能是那些國產宗教派系的人,在背地裡搞的鬼。
雖然後來代周而立隋的楊堅,首創皇帝穿黃色龍袍,所謂黃袍加身的說法,即從此時開始。
但此皇帝卻在後來,又再重新倡興佛教,所以說,僅從衣服的顏色是黑是黃上看,是說不清楚的。
當然,滅佛的大火,把幾百年來官方和私人所修佛塔,“掃地悉盡”,被拆得一乾二淨,全國有的四萬座寺廟,被賜給王公做為府第,有三百萬和尚尼姑,該當兵的當兵,該當老百姓的,“還歸編戶”,即恢復原來的城市戶口或農村戶囗。
遇見這樣一個不怕死後下地獄的皇帝,宗教界已近毀滅。
正因為有前面這些發生過的事,我們現在要說的,有一個孩子出生了,這件事,與此卻有某種隱匿的關係:
這孩子出生時,有紫氣充庭,紅光照室。
有一個尼姑,莫明其妙地來到,說是從河東來。
古時河東代指山西,也就是從山西來。
她說了一番話,意思是這個孩子的來處很奇怪。
這話本身就不著邊際,因為他不過是從孃胎裡來。
尼姑還說,這孩子不能放在凡間,並替他取一乳名——那羅延,梵語的那羅延,意思是金剛不壞。
要說孩子也真怪,一生下來就啼哭不止,見了尼姑就不哭,一離尼姑就啼哭不休,這家人無法讓這孩子不哭,只有同意讓尼姑領去撫養。
這本身就有點說不通,寶貝兒子,如何會捨得讓陌生人領走,又不是一般百姓家,養不起,這家人可是大戶人家,也許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認為這孩子不是凡人,而這尼姑,也不是一般的尼姑。
而這事接下來卻說,這尼姑並沒有走遠,這家人拿了幾間房子做了尼姑庵,開一小門相通,讓這尼姑在這家人的眼皮子底下,親自餵養。
這種從後門進出尼姑庵的情景,讓人同樣有點莫明其妙。
不過,仔細去想,會發現這與當時滅佛,風聲很緊,把這尼姑藏在家中,如同掩護地下黨的情節,很有些雷同。
但是,北周武帝滅佛,始於建德三年,即公元574年,而那時,這位我們現在說起的人,其年齡已有33歲。可見這種為暗喻而有的歷史曲筆,是漏洞百出的。
尼姑肯定是沒有奶水的。
孩子他娘,後來因為我們現在說的這位當了皇帝。她被追尊皇后,卻是苦出身,這與我們前面說的,這家人是大戶人家,是矛盾的,然而,這個看起來很矛盾的事,卻同樣隱藏著這家人有意而為的秘密,這也是後話。
這位當孃的,叫呂苦桃,她的苦出生,被後來的人隱瞞了,但是隱瞞了她的苦出身,卻不能隨便改她的名字,而這名字,一聽就知是苦出身,看來有些事是瞞不住的。
這位呂苦桃,自己生的孩子,伸出手去抱,卻忽看見他頭上長出了角,身上遍體生出鱗片,嚇了一大跳,這可不得了,而這裡的說書人的意思是,這孩子,是龍的樣子。
於是呂苦桃大娘,嚇得把孩子扔在地上,正好讓尼姑進來看見,更是嚇了一跳,囗中所說,卻是難懂:“已驚我兒”(怎麼會又變成了尼姑的兒子?),還說把孩子摔在了地上,會使他會晚得天下,如此等等。
當然,這是千古雷同的,皇帝的出生時的產房記錄。
記載此事的《隋書》,其作者都是唐代的飽學之士,被譽為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但卻在此種國家公文中,弄神弄鬼,目的就是蒙人。
而我們這裡要說的是,這位孃胎中出來的龍子,在一開頭就所起的出大事了的時候,還不是皇帝,所以這個時刻,對他來說,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
而在此時,他已有四十歲,就年齡而言,不算太晚,但肯定不算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