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意見的指令,它不得不執行。有時候舌頭也不堅持正義,因為受利益的驅使,也會昧著良心,顛倒是非,混淆黑白,說一些違背良心的話,不過,還是身不由己,它受那些骯髒靈魂的驅使,才說出一些傷天害理的話,由於它顛倒是非曲直,才讓這個社會混亂不堪,舌頭的主人地位越高,靈魂越髒,它乾的壞事越多,而作為平頭百姓的舌頭,只不過議論一番而已,但如果天下所有的舌頭共同憤怒的指責一些惡行,恐怕眾口也能爍金。
人們說,舌頭沒有骨頭,咋說咋有理富有辨證的道理,舌頭的表現有時是代表正義的呼聲,有時體現追逐功利的心態,不管怎樣,人們只有潔身自好,堅持正義,抑制邪念,多做善事,扶正祛邪,才能扶正那富有彈性的舌頭。 。 想看書來
(42)滾!
“滾”是一個貶義詞,是一句最簡單幹練的罵語,“滾”一詞充滿著一種怒不可遏的憤怒,在同事朋友之間即使再惱怒也是嚴禁使用的髒話,因為,它是對別人人格的極大不尊重,它是對別人的侮辱,所以在人們相處中不管身份地位有多大的差別,有修養有禮貌的人不會輕易將一個滾字脫口而出。
“滾”字好像是家長對孩子的專用詞,當孩子不聽話犯了錯誤,又不聽批評和勸告,大人往往用一個“滾”字結束二人的爭吵,尤其是在孩子做了錯事,說了錯話,行為越軌,敗壞門風,做了傷風敗俗的事情,當大人責備時,孩子不聽勸告,又固執己見,家長處於無奈之下就會說一句“滾,你給我滾開”,此時一個成年的孩子會隨時離開,也是緩解氣氛的唯一辦法,而作為一個尚未成年乳臭未乾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無處立身的孩子也應該正確理解對待這個“滾”字,滾字是家長對孩子行為的一種態度和憤怒,當孩子和家長爭辯是非時,家長有時說不過孩子,也會用一個“滾”字,大人讓孩子讀書,讓孩子做某種事情,而遭到孩子的拒絕,大人會生氣,經過再三勸說,仍然無濟於事,大人一怒之下會說“滾,有本事你就滾出這個家永遠別回來”這罵人的話當然有損於孩子的尊嚴,但絕不是家長由衷的話和真實的態度。讓他滾是因為他不聽話,家長對這種有悖於倫理行為的惱怒,目的是讓他回心轉意,改變自己的想法,聽從大人的說教,而不是真正讓一個不能自立的孩子滾出家門。當家長把滾字說出口之後,孩子呆在家賴著不走,並不是真的失掉尊嚴,並不是死皮賴臉,而是家長盼望的,如果,家長滾字一出口,孩子馬上離開家這不但不能讓家長消氣,反而讓家長更生氣,這是家長不願看到的結果。當兒女真的離家出走,家長一是惱怒兒女們的行為,又會後悔自己的做法,假若孩子出走後又追回來或者出走後混出一個天地,倒也無所謂,假若孩子出走後有個三長兩短,他會後悔終生,埋怨自己一輩子。作為兒女,當家長面對自己的行為,苦口婆心勸告無效時,自然會憤怒,憤怒之極自然會無禮貌的罵人,而兒女面對父母的責罵,不反抗不爭辯也是上策,假若自己是對的,等家長消了氣再慢慢解釋,讓大人理解自己的行為,如果與父母較真,各不相讓,會火上澆油,局面一發不可收拾。如果自己錯了,一時拗不過彎來,家長讓自己滾出家門,應該知道,這是氣話,而不是家長真正的目的,出走是家長不願意看到的,真的出走不是聽話,也不是孝順,而是與家長慪氣,叫板較真。如果說“你不是讓我滾嗎,我就離開這個家”。這樣,父子間的矛盾就會升級,越是叫滾越不滾,家長的口氣自然慢慢的消了,假若一個孩子犯了錯誤,父親追著打罵,孩子撒腿就跑,前邊跑後邊追,時間一長,父親累的喘不過氣來,自然會停止追趕,只有坐下來罵,罵夠了氣就消了,有的孩子非常倔強,坐在地上,躺下來任其打罵,讓你打足打夠,打死也不屈服,認為反正少不了這一頓毆打,其實是大錯特錯的事情,父母打孩子是一時的氣惱和衝動,過了這個時刻,就沒有那麼衝動了,如果不動讓父母打夠,父母會更加生氣,越打越惱,越惱越打,惱的是這孩子的倔脾氣,該跑的不跑,打的是這犟種,你叫我打,我不打就輸給你了,越打越生氣,最後家長一是累二是生氣,三是心疼,累的是失去了體力,氣的是咋咋攤上這個犟驢孩子,疼的是畢竟是自己的骨肉,惱的是“你一跑不就完了嗎”?總之,當孩子與家長生氣時,家長叫滾而滾,家長打罵讓他追不上,這是父母希望看到的,即使父母一時追不上出了這口氣,會說:“你早晚少不了這一頓”可這畢竟是氣話,時間一長,最多也是數落一頓,誰也不會再算曆史的舊賬。
曾有一個孩子開始逃學,後來拒絕讀書,被父親臭罵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