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頁)
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立而設計的,作者都是深有寓意的。
的確,就是因為寶釵有了這麼個金鎖,又有“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的話,沒少讓黛玉擔心,寶玉黛玉兩個情人也為此鬧了不少矛盾。但在實際中寶釵並沒有成為黛玉的情敵,如何處心積慮的與黛玉爭奪寶玉。恰恰相反,因為有了這個金鎖,倒讓寶釵總遠著寶玉。一次,元春賜給大家禮物,獨寶玉和寶釵的所賜的東西是一樣的,因為有“金”“玉”的說法,使得寶釵“心裡越發沒有意思起來”。還有一次,寶玉捱打後,寶釵疑心與薛蟠有關係,薛蟠急了不知輕重地說:“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鬧,我早知道你的心了。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見寶玉有那勞什股子,你自然如今行動護著他。”這話說出,不僅把薛姨媽氣得渾身亂顫,寶釵整整哭了一夜,就是呆霸王薛蟠都意識到“冒撞了”。很顯然,雖然薛姨媽說過“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的話,但這是癩頭和尚說的,並不是薛姨媽編造的。而寶釵與寶玉並沒有那麼深的感情,寶玉也不是她心目中理想的丈夫,對寶釵來說“金玉”未必是“良緣”,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去偽造什麼金鎖了。
我們前面說過,無論是木石前盟還是金玉良緣,都是象徵的藝術設計,是為了凸現情與理的對立。木石前盟是前世的緣,在塵世是不可能實現的。木石前盟的毀滅不是薛寶釵造成的,而是那個封建社會的制度造成的。如果僅僅看成是寶釵的奸詐行為,那樣未免太膚淺。更何況金玉良緣最後也是悲劇。
“寶釵撲蝶”時是有意嫁禍黛玉嗎
“寶釵撲蝶”的故事發生在《紅樓夢》的第二十七回,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寫,“撲蝶”這樣事在寶釵的身上是很難得一見的,它生動地表現了寶釵作為一個“女兒”天真爛漫的一面。然而在寶釵撲蝶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使得原本輕鬆愉快的故事變得複雜了。
原來這一天“未時交芒種節”,大觀園的姑娘們都出來玩耍,獨不見黛玉,寶釵要到瀟湘館去找黛玉,後來見寶玉進了瀟湘館,寶釵想到黛玉好猜疑,這個時候如果跟著寶玉進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想到這裡就回來了。路上她見到一雙玉色蝴蝶,引得寶釵去撲蝶,並一直跟到大觀園滴翠亭外,這時寶釵聽到亭內寶玉的丫鬟紅玉與墜兒在說賈芸的事情,寶釵聽到心中吃驚,因想到:“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沒趣。”由於她已經到了亭外,躲不了了。所以使了個“金蟬脫殼”的法子,故意喊“顰兒,我看你往那裡藏”,還問紅玉墜兒:“你們把林姑娘藏那裡了?”可以說,寶釵的“金蟬脫殼”的法子使用的非常成功,一點也沒有引起懷疑,相反倒是紅玉擔心黛玉聽見了她們說的話。就是這樣一件事,不少人批評寶釵太奸詐,你怕因聽到紅玉的話,給自己惹事,卻又把黛玉賣了出去,這不是成心陷害嫁禍黛玉嗎?
應該說這種批評並非沒有一點的道理,但如果我們認真仔細地分析事情的前前後後,說寶釵是成心地陷害嫁禍黛玉是十分勉強的。
首先,寶釵去找黛玉是好意,沒有任何的惡意;其次她的目的只是為了脫身,並不是為了害黛玉,她根本不需要借這樣的事去害黛玉。那麼,寶釵為什麼張口就喊出了黛玉的名字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她本來就是去找黛玉的,合理的解釋是她是下意識地喊出黛玉的,而不會是成心的害黛玉。最重要的是薛寶釵不是一個故意害人的人,她不是奸詐的人,這不符合寶釵的的思想性格。
當然,寶釵在這件事情上確實不怎麼好,儘管她的內心沒有害黛玉的主觀意圖,但客觀上確實傷害了黛玉,確實“嫁禍”了黛玉。我們知道寶釵是一個自我保護意識很強的人,王熙鳳說她是:“不干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是一個很有主意、很有城府的人,她的“金蟬脫殼”保護自己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你只是想著保護自己,而忘了保護別人則是不應該的。在這裡作者透過一個小小的細節,對寶釵的批評應該說是十分嚴厲和深刻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寶釵的才華和學識
《紅樓夢》中的女孩子們許多人都很有才華,如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探春,還有妙玉等等,但如果要評選大觀園中誰最有才華學識的,那非寶釵莫屬。
寶釵的詩才可以說與黛玉不相上下,在伯仲之間,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紅樓夢》第十八回,寶玉作詩不知“綠蠟”的出處,寶釵隨口就說出是唐代錢詡的詠芭蕉詩,寶玉佩服地稱她為“一字師”。在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