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變成黑戶,脫離了官府的掌控,成為了世家與大戶的家奴與佃戶。

造反風險太大,還是世家大戶溫暖的懷抱比較妥帖。

你看,都不需要有什麼天災,光一條稅收政策,就能把自耕農逼得刪除賬號上私服。

其次,租庸調製度,賦稅是以“丁”為單位的,那麼家裡沒有“丁”怎麼辦?沒有丁就可以少交稅啊!男人女裝起來多麼妖嬈啊。

根據敦煌出土的唐代賬冊與實物表明,當地就出過好幾個婦女比例佔90以上女人村。

還有,租庸調的“戶”,並未規定戶口大小。一百人為一戶的事情也是有的,本地大族又無法免課的話,那就多戶合併成一戶,將需要繳納的賦稅壓縮到極限。

而以上這些,都是基操,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騷操作。如果說封建時代土地兼併確實無法避免,那麼租庸調的長期存在而不廢除,就是統治階級拼命維護自身利益拒絕改革的最好證明。

在上本書中我就說過,陳郡謝氏的謝道韞風流無雙,貌美多才,但謝家卻是在持續吃人,吃相也很不客氣。

那是一個人吃人的年代,在看到上層社會風花雪月的時候,下層人過著怎樣的日子,難道不值得去瞟一眼麼?

最後,租庸調製度建立在嚴密的戶籍賬冊之上,但以古代那個死亡率,每年更新賬冊只怕都來不及,更何況官府的執行效率,能五年更新一次,就已經很了不得了,哪裡有那麼多人力每年去清查?

絕戶的人,田畝收不收?虧空誰來補?地方官員要不要政績?

這些問題,租庸調製度被地方官僚詬病,時常見於史書。

第三,租庸調製度需要交實物,也就是糧食,布匹。這裡頭非常粗放,弊病重生。

不同地方,所產糧食,如果用來交易,價格是很不一樣的。更不要說,很多布匹屬於特產,與普通的布價值相差極大!

糧食要交什麼糧?

布匹要交什麼布?

如果自耕農的布不好,為什麼還要讓小農自產,而不選擇更好更快的生產方式?

這裡頭的弊病一言難盡,唐以後租庸調被淘汰,不是偶然的。沒有人再看得上它,也不是偶然的。

第四,就算租庸調製度沒有以上的所有問題,它還有一條隱性的,埋藏很深的,影響時代極為深遠的弊端。

租庸調製度,將人直接分為了“地主”與“佃戶”(準佃戶)兩種,扼殺了其他的可能性。

換言之,伱是免課戶,那麼只要你活得夠久家裡有人才,那麼你遲早就是地主。如果你不是免課戶,那麼十有八九,會變成佃戶,天災人禍你沒法每次都躲得過。

在租庸調製度下,自耕農的情況是不穩定的,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變成佃戶。

假如有人不想當地主,也不想當佃戶,那麼還有什麼路可以走呢?就不提什麼上升通道了,就直接說有什麼路可以走。去寺廟裡面,那也是佃戶啊!在唐代,不事生產的和尚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當的。

有,下九流職業等那個人著在,一旦進去,禍及子孫,沒有戰亂的話很難翻身。

你有田,就必須要交糧食,就必須要織布,就必須要服徭役。這項制度,將人死死的鎖在了田畝裡面,將普通人的出路,死死的限制在了本地。

天然的小農經濟,天然的限制了消費,天然的抑制了工商業的發展,天然的限制了普通人的出路。

以此為囚牢,各地各行其是,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區塊,死氣沉沉。

而貨幣稅收,是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大趨勢,一直延續至今,還沒有聽說哪個國家可以逆天而行,不收貨幣稅去收實物稅的。

取消租庸調,是歷史的大勢。唐庭對抗安史叛軍,有機會贏,但它對抗這個大勢,贏不了,一絲機會也沒有。

該廢除的租庸調不廢除,導致開元時期,全國的租庸調稅收就開始每況愈下了。唐庭採用了種種辦法斂財,那是正文裡面會說的內容,我就不在這裡劇透了。但是自開元末年的時候,唐庭就已經入不敷出,國家機器處於崩潰的邊緣。

一個安祿山倒下去,會有千千萬萬個安祿山站起來。連弊病重生的租庸調都不廢除,又怎麼能坐得穩江山?

各位看官們,你們覺得安史之亂,只是安祿山和唐玄宗的鍋麼?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風雲:精忠報國

風雲:精忠報國

子木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狼煙烽火併起,天下波譎動盪,就連江湖也是血雨腥風,是仗劍行俠拯救蒼生,還是為報仇雪恨不惜出賣靈魂,一錯再錯?風雲本是兩兄弟,本書以二人的成長經歷為主線,以他們不同的遭遇為故事,善惡正邪只在一念之間,且品鑑本書帶給大家的視覺衝擊與身臨其境的緊張氛圍,願每一位心中的俠義不滅。
仙俠 連載 6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