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今可作王,不殺生,不教人殺,一向行法,不行非法。世尊!今可作王,必得如意。”
凡此種種,或是威嚇,或是宣示魔法之能,或是以邪行誤導正行,總之都是想要阻攔釋迦明悟無上正覺之路。
但是他越是這樣,釋迦對於無上正覺之路便越是明晰,不斷與他在那一處詭異空間之中相對。
當然,波旬同樣大有收穫,作難於釋迦,便是在踐行他的道路,希冀證就魔自在之途。
最後,波旬於那一片渾噩泯滅的空間之中,取出了他的魔鉤,施於釋迦之身,釋迦頓時感覺,周身各種感知,完全消失了,似乎是在禪定之中,卻又像是在禪定之外。
在他心頭,只是一片空寂黑暗。
這種空寂黑暗,茫然無知之感,是釋迦自從修行沙門之法以來,從來沒有過的感覺。讓他感覺,他一直修行的禪定,也並不是萬能的。
但也是這空寂黑暗的痛苦之中,讓釋迦對無上正覺的思考更加深入了,眾生皆苦,他雖然修行有神通,有菩薩果位,超脫了一般眾生的苦楚,但是便是如菩薩,亦有諸般苦楚。
不說其他,地藏之母受刑于無間地獄,她到現在都無可奈何?文殊師利常受世尊毗溼奴滋擾,卻也不能擺脫?
“念動則緣起,緣起則解脫,無常,無苦,無我。”
心念至此,釋迦有所悟動,那一絲觸動,終於成了他的無上智慧,為他指引出來了一條證就無上正覺的道路。
也恰在此時,一位美貌婦人從遠處而來,手持一盞油燈,油燈上面,燈光微茫。
然而就是這微茫燈光,直接透過外界的黑暗,照進了波旬與釋迦所在的空寂黑暗世界之中,光明與溫暖,同時顯現。
“善哉善哉,無量光現,無量法生,燃燈古佛當為我師也。”
釋迦從菩提樹下起身站起,無量光芒在他周身顯現,直接照破波旬演化的天魔空間,重新出現在菩提樹下,眾生眼前。
“顛倒當知,一切眾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緣,是故輪轉生死苦趣。若有人見十二因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見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汝今得聞我說此十二因緣,汝今以得佛性清淨,堪為法器。”
“今我得燃燈尊者傳燈,承沙門道統,以示與其他法脈區別,從我所傳,即為佛教。自今以後,我為佛,為如來,為無量光,為一切眾生開示解脫煩惱之法。”
第二十七章 太上、如來,修行極致
無量光芒照徹大千世界,九天十地無量眾生,皆感應此光芒,心生喜悅。
“無量光,無量法,浩瀚無邊,照遍大千,還真是了不得啊。”
明尊立於虛空,向旁邊的雅威嘆道。
他與雅威,都精通光明之道,光明之法,但是他與雅威的光明之道,重點在創世與演化天地之上。而眼前這道無量光芒,重心卻是在指引。
不好說誰高誰低,但是雅威卻透過無量光芒,看到了在光芒盡頭,那一尊無極、無量、無盡的圓滿身相。
不管怎樣,單單光明之道,他所行確實還不如眼前這位,剛剛從菩提樹下站起的人道修行者。不過還好,他的道路,並非只有光明。
明尊則面色複雜,他的道路,追溯本源,不過是至善與光明。但是這兩條道路,似乎眼前這位釋迦,也都有所涉獵。
更重要的是,這兩條道路,只是釋迦根本道路之上的分支,似乎絲毫不在他之下。一時之間,明尊心緒繁雜,浮想聯翩。
“見過我佛釋迦摩尼,見過世尊如來。”
釋迦於菩提樹下站起,諸菩薩連忙踏蓮而至他跟前,向他致敬。
在印度神域之中,世尊之名,向來都是特指毗溼奴。如今諸菩薩稱呼釋迦為世尊,以示沙門佛教別於婆羅門正法,另立一方正統法脈。
“諸菩薩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密行,於過去未來之時,亦可稱如來,亦可成佛。”
觀世音手持淨瓶,微笑答道:“如世尊所說,我等於過去未來稱如來,是為我佛向一切眾生解說如來之意。世尊為諸佛之祖,是萬法之宗。”
其他眾菩薩聽了之後,連忙點頭,覺得觀世音菩薩所言不虛。
釋迦先是頷首,而後又是搖頭:“菩薩之道,在於自覺與覺他,所缺者即覺行圓滿,未來之時,我當為你等解說。如今我雖了悟無上正覺,卻還沒走最後一遭,不得圓滿,於人間成佛,卻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