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4/4頁)
泰達魔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週工作7天,每天12小時。後來,一些德國工人和管理人員頗有微詞,中國工人才被迫尊重當地法律,每週休息一天。
到2002年年底,中國人不到一年就完成了拆卸工作,比答應蒂森克虜伯鋼廠的進度提前了一年,而比這家德國鋼廠的最初估計整整提前兩年。
在中國工人離開前夕,柏林的中國駐德國大使館一位外交官前來對工人發表講話。“中國人在德國以洗盤子和開餐館出名,”外交官說,“我們的企業想在這裡開展業務時,有時僅僅是為了約見對方一面,就得低聲下氣。但你們透過自己的工作,為中國人爭了光!”
在這則故事裡,比較有趣的是,由於中國工人總是加班,每天工作經常超時五六個小時,甚至招致了德國當地法律的干預。
本來,沙鋼是計劃用兩年時間來拆完這座工廠,這已經比蒂森克虜伯方面預計的要短得多了,蒂森克虜伯方面認為至少需要三年。但最終在這些中國工人令當地人驚歎的高效率工作下,只用一年就完整拆卸了總共重達25萬噸的機械裝置,將其運到了位於長江頭的沙鋼廠區,之後一部分沙鋼人又繼續留駐了半年時間進行清場(沙鋼是中國正在迅速擴張的優秀製造企業中的一個。這些公認的優秀企業中還包括華為、比亞迪、格力等)。
類似的故事在山東兗州煤礦集團購買魯爾區的一座據稱德國最先進的焦炭廠時再次上演。這次收購以及隨後的裝置拆卸都被記錄在了德國導演烏爾瑞科·弗蘭科(Ulrike Franke)的一部關於全球化的紀錄片《輸家和贏家》中。影片描寫了400名來自中國的工人背井離鄉,來到了德國城市多特蒙德,花了一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