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很喜歡導演為張兆輝安排的出場效果——在仍未正式介紹Robert上場前,許鞍華分別讓觀眾在不知袖裡的情況下,先後兩次見到張兆輝。其一是他在中環午膳於長凳吃飯盒,一方面暗中呼應周慧敏(Anita)在開首時的相若情況(成為路過攝影師的鏡中獵物),帶出兩人都是吳君如的左右一半的對倒。同時亦借勢點出他在女人堆中的格格不入——兩名菲傭在他身旁坐下,隔空對話而令他渾身不自在而移至一角,也反映出逃避怕事的傾向。其二是吳君如在行人電梯上看見他,於是急忙蹲下來以逃避他的目光。兩場聯結起來,也暗地裡解釋了他後來為何可以好像隨傳隨到般照顧Macy及Anita的小孩,因為他本來就是中環浪人——即使他已有家室。
Robert的角色同樣有點神經質,但張兆輝往往有能力把神經質的特點,演繹出幽默的風格來。由對吳君如動心、到發現對方為雙性戀者而發茅,乃至面對萬綺雯(Eleanor)的質疑又迅即自衛還擊等,張兆輝角色的男權色彩主調其實從來沒有更易,然而卻能夠輕描淡寫用小男人的身體語言,來把大男人的性格缺憾勾勒出來,令觀眾看來莞爾,這正是他的功力所在。導演其實對Robert的角色觀寫得最精準,當在電影的後半部分,所有人都以為他已成為一名呵護家庭的好男人——他就在陳偉霆(Mike)埋怨沒有空之際,什麼也不說坐下來專注地欣賞足球賽事。在演與不演之間,張兆輝清楚知道自己的能量,可以為角色帶來什麼。此所以我看他的演出,委實有愈看愈開心的感覺。
第33章 喜劇模式的反思'墨齋小說:。。'
我知道不是有很多觀眾有留意到有一出港產片《醒獅》(2007)靜悄悄地上映了,事實上入場看的時候,全院包括自己在內也不過得八人,反應有目共睹。入場並非因為吳鎮宇導演的關係,儘管“演而優則導”都可以是一個角度,但他的處女作《9413》已經證明大家不用抱太大期望,所以支援我捧場的最大動力僅在於它如何與香港喜劇片的傳統接軌。
《醒獅》的劇本以浮世的通俗諷刺劇而成章,個別對應的即時解讀亦會令人莞爾,例如億萬富翁的壽宴上,南北獅隊的對決中,林子聰的獅尾位置忽然要由黃秋生頂上,上一代電影人的自我肯定不言而喻(薑是老的辣);至於決鬥演變成南北和,更加是CEPA後的政治隱喻——那不可不說有一定的娛樂趣味。但正如全片中最具吸引力的一場:所有重要角色圍坐吃飯,當吳鎮宇一聲喊CUT後,各人便即時回覆平常插科打諢,互相抱怨,甚至借導演口中直言劇本不濟(吳鎮宇投訴黃秋生對劇本諸多不滿,卻又沒有改善建議),當然最爆笑的是黃秋生直指楊千的不專業(各人登時死寂了一刻,然後匆忙改變話題)——以上的自我嘲弄,以曲筆來訴衷情的手段,成為最有趣的部分,倒是構成最大的反諷:如果正本戲不是爛到不堪,那麼最後扮即興的NG片段便失卻喜劇效果,代價就是九十分鐘的潰不成軍。
我想提一歷史的對照:過去二三十年的香港喜劇高峰期,簡略言之可以許冠文系列、新藝城的“最佳拍檔”系列及周星馳系列作極其粗疏的區分。但事隔多年,今時今日仍令人有興趣一看再看乃至成為研究物件的,始終以許冠文及周星馳為主,除了演員個人魅力的因素外,更重要是它們其實代表了不同的喜劇觀念。兩人主導的喜劇,基本上仍以客觀的現實處境為依據,喜劇的誇張元素放在區域性而非整體上。反而,“最佳拍檔”式的喜劇,天馬行空的建構其實是以爆笑位來衡量出現密度,於是戲劇性也必然受到削弱。當時行得通的喜劇觀念,到今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純以堆砌笑料(先把笑料是否好笑懸而不論)而成的電影,反過來在觀眾心目中已成為荒唐胡鬧的不專業表現。我覺得這是對喜劇觀念看待上的核心問題,創作班底若不加以調整,很難可以與新時代的要求並時而進。
《七擒七縱七色狼》曾志偉的形象正面提升,事實上自從電視上的掌門人遊戲節目大受歡迎後,曾志偉作為藝壇大哥大的身份早已清晰確立,但在電影中刻畫複製這一重形象的用法,大抵於今年算是特別明顯。先前的《戲王之王》,以及今次的《七擒七縱七色狼》均不約而同由他來出演娛樂圈大前輩的角色,而且亦同樣以由他教戲來開展劇情。上次在《戲王之王》,他飾演藝學院中的戲劇講師,以正宗戲劇系的宗師身份來教授詹瑞文演戲;今次更以娛樂圈中的過氣大哥身份,來教授由林家棟為首等一眾發明星夢的兄弟,從而去混一口飯吃。前者煞有介事,後者胡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