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進了店裡,留下一陣襲人的香氣,讓王洵有些發暈。
店裡正端坐著品讀對聯的王老夫子,聽到王瓊英鬧出來的這麼一大動靜,眼皮子微抬。
他心裡清楚,是王洵找人通知到王家大宅那邊,王瓊英知道她的小倩姐姐到了四宜齋,甚至等不及走路過來,就騎了八少爺的馬匆匆趕了過來。
“九姑娘。”
虎死不倒架,讀書人自然要維持讀書人的風骨,王老夫子雖然屢試不中,但風骨尤其高古,所以他沒有低聲下氣的湊上前去,而是道了三個字,算是打招呼。
畢竟是店主的大小姐,看見了硬是當作沒見,未免太過無禮。
“夫子。”
王瓊英也是知道王老夫子的性子的,說句不好聽的,那就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上次的本子的事,因為花了一大筆銀子,耿耿於懷都不知道了多久,直到後來大賣,才稍稍露出了點好臉色。
可偏偏這王老夫子又是王家裡的老人,年歲資格高到連父親見到了也要問候上一句的,所以她也不得不忍著不耐,叫了一聲。
“聶家姐姐呢,不是到鋪子裡來了嗎?”王瓊英在店裡環視一眼,沒看到聶小倩。
“在後面。”王老夫子指了指通往後院的那扇門。
王瓊英點點頭,她來之前是有點擔心夫子會因為看聶小倩不順眼,從而把聶小倩涼在外面,被寒風吹的。
“哼,老冬烘,這番倒是長眼神,曉得小倩姐姐是個有才學的奇女子。”
她在心裡哼了一句,邁著輕盈的小碎步就往後院走去。
跨過門檻,果然看見那客間裡打著明燈,門也是虛掩著的,淡淡薰香若有若無的往鼻子前繚過。
王瓊英也不知怎地,就是看這位小倩姐與別個不同,上次才見面,不過談今論古分韻聯詩了一會,就覺得議論相合,情意相投,好像是上輩子帶來的熟悉一般,以姐妹相稱開來。
想到好不容易有了可以親近的,談得來的伴兒,卻好長時間沒有見面,讓她日日都是想念,偏生忘了問住所,想要見都見不著,時間久,心中就積了些怨氣。
所以人還未進去,聲音就先進去了:“姐姐好狠的心,一個月都不曾到妹妹這邊走動,讓妹妹好生想念。”
正在屋子裡繼續琢磨那看不見摸不著,卻對陰魂大有好處的未知名粒子的聶小倩,聽了聲音,接著見到王瓊英輕嗔薄怒而來,嗔怪裡一開口就先帶了三分撒嬌的意味,軟糯軟糯的,聽在耳裡讓她感覺分外有些吃不消。
聶小倩不得不未語先笑,舉手投降:“是姐姐的不是,在這裡給妹妹陪個罪。”
解釋就是掩飾,她索性就沒有解釋,乾脆利落給道了個歉。
這不,她這一柔聲道歉,王瓊英就無法再嗔怒下去了。
王瓊英問過聶小倩的近況,說了會體己話,然後想起王老夫子的前倨後恭,好奇之下問了聶小倩,想要知道聶小倩究竟做了什麼,讓王老夫子那等頑固不化的老冬烘都能順了下來。
聶小倩隨即說了寫對聯的事情。
王瓊英畢竟年少,未能如王老夫子那般深刻的體會到那幅對聯的道理,不過聶小倩姐姐,身為妹妹,姐姐能有這如此大才,自然是哼哼得幾聲,與榮有焉的說道:“對那等老頑固,就是要用真正的才學好好教訓教訓他們,方能老實下來。”
聶小倩不禁莞爾一笑,王瓊英人前頤指氣使,大小姐脾氣十足,在她面前往往往流露出少女活潑調皮的一面。
王瓊英調侃了王老夫子一句,轉眼,視線落在了聶小倩的竹籃子上。
聶小倩注意到她眼神裡炙熱的目光,當即笑道:“看來瓊英妹妹想念姐姐的話是假,想念姐姐手裡的文稿才是真。”
“王瓊英對姐姐是日思夜想,順便想一想姐姐所寫的本子。”王瓊英狡黠一笑答道,那邊,手就伸到竹籃子裡去了。
聶小倩寫的這一部小說,時間上花費更大,所以王瓊英取出來的是一疊比《上錯花轎嫁對郎》還要厚上許多的文稿。而第一張,赫然只有“梁祝”兩個秀逸的大字。
“姐姐這本子裡的梁祝,可是說的義婦冢,地裂、入墳、化蝶的故事?”
王瓊英是個喜歡看小說聽故事的,梁祝是民間流傳了上千年的傳說,雖不至於家喻戶曉,卻也很多人都知道,而且早在明以前就有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戲劇出現,叫《祝英臺死嫁梁山伯》。
她一看到“梁祝”二字,很容易就聯想到了梁山伯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