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通常,電影裡的女性只是在表現出被男性所製造的形象,以外表和性魅力來獲取評價,而不是在男性所支配的世界裡,身為社會上的第三者或以邊緣人的身份,用女性本身的身份,談論自己的故事。
女明星在電影裡雖然重要,但是報酬始終沒有男性高,就算在演技上得到肯定也一樣,在其他各方面是幾乎無法得到認定的。“女性演員”只是一個單純的趣味性題材,所以女星上了年紀之後,就連工作機會也會喪失。
另一方面,電影在表現女性角色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特定的模式,這在電影“007系列”中就可以看出。男演員和女演員在電影故事裡所佔的比例也有差距,在好萊塢電影中掌握劇情主導權的,大多都是男性,而且女性與男性是以不同的方式來拍攝,女性通常是被以各種方式去強調其肉體的魅力,甚至透過照明強調輪廓美,換句話說,好萊塢電影是把女性的樣子轉化成一個佈景,女性不過是被觀眾觀察的藝術品,這樣的傳統到現在還是沒有很大的變化。
韓國電影從20世紀70年代起,開始出現變化。陷入停滯期的電影界,自從《星星的故鄉》拍攝之後,以陪酒小姐和*為題材的電影不斷湧出,而電影裡的“性”也急速成為商品。
電影的潮流也是因為與當時的政治狀況迎合,而產生的結果,由於全斗煥政府的3S(Sex; Sports; Screen)政策,使*電影開始量產,到了20世紀80年代,《埃瑪夫人》系列以及《杜鵑鳥也在夜裡哭》、《硬漢》、《桑樹》等低俗*片出現,一直到在男人為主的封閉制度下,受壓抑的女性與社會倫理正面衝突的劇情片《女人與梧桐》這部社會性*電影開拍,都是政策導致的結果。
九十年代之後,韓國的電影開始細分,清楚呈現出多樣化階層的女性。《處女們的晚餐》、《像狗一樣的下午》、《貓咪就拜託你了》等,這些片子開始對女性的“生命”和“性”進行劃分,展現出坦誠相見的女性故事,之後這一類的電影便開始廣泛開拍。
但韓國片其實和好萊塢的電影一樣,也是有相同的問題點,加上韓國特有的男*威主義的舊習,電影總免不了拍攝女性在壓抑底下累積不滿情緒的內容,雖然也有在拍攝女性的內在和尋找生命意義的電影,但是在各方面還是有些不足。
電影裡的女性常常反映出那個時代的女性,從《自由夫人》到《*的家人》,女人形象以驚人的速度在變化,並奠定出迎合新時代的新女人形象。女性已經不用再獨自哀傷地度過夜晚。電影《離奇的她》可從片名中就感覺到強悍性和具有強烈開拓精神的女性,這是在現實中所期待和追求的形象。
以《自由夫人》為代表的20世紀50年代,由於戰爭,以男人為主的體系開始受到顛覆,女主角為了家庭而出外謀生,後來與年輕男子跳舞而墜入戀情的故事,這對當時來說,是一個非現實而破天荒的內容,因此帶來了極大的話題。之後20世紀60年代的電影《房客和母親》、《紅圍巾》等,女性還是以消極而順應現狀的形象出現。
而到了20世紀70年代《英子的全盛時代》、《我是第77號小姐》等陪酒小姐的電影開始出現,隨著產業化的浪潮,為了過好日子而打拼的都市女性輾轉成為陪酒小姐的故事越來越多,描繪出在急速產業化過程中犧牲的女性。
20世紀80年代,因軍事政權所實施的軟化政策,以《埃瑪夫人》、《山楂花》等將女性商品化的電影,如漲潮似的不斷湧現,之後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仍可看出,女性尋找自己權益的電影,《擺脫犀牛角的執著》、《婚姻故事》裡的女性都是獨立而自主的職業女性。
21世紀則由強悍女性橫掃電影市場。《離奇的她》、《流氓夫人》等電影出現,女性表現出從來沒想過的強悍性和令人意外的行為,故事本身和內容的主導開始由男性轉換到女性。
在電影中的生活面也是,女性變得積極而進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快樂結尾》和《情事》,在《快樂結尾》裡第一次出現女性戶長,在《情事》中,外遇的女性勇敢的選擇了離家。最近製作的電影裡,絕大部分是由女性來帶領男性進取來成為主體人物。
5、電影裡的女性主義
電影裡的女性開始勇敢的主張自我,並呼喊權利的情形,已經行之有效。20世紀60年代製作的《房客和母親》這部片子和最近製作的電影比較起來,可以看出女主角的個性有急劇的變化。
在《房客和母親》裡,玉姬的寡母照顧幼小的女兒及公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