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禮書》大秦的禮書 (第2/3頁)
歲月如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乃至於只有秦人!”
“禮記,祭義中有言,‘天下之禮,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義也,致讓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致物用,以立民紀也。致義,則上下不悖逆矣。致讓,以去爭也。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禮也。雖有奇邪,而不治者則微矣。’”
“而這便是天下之禮!”
“何為禮呢,在周禮中,便是以典章制度為禮,既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關考工記六篇。其中六篇各有敘官,即有天官冢宰中記,
‘惟王建宮以捂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乃立天官冢宰,使帥其屬而掌邦治,以左王均邦國。治官之屬: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
“這就是周禮,制度之禮,以地位的高低依序制定禮儀,並命令其中的職權內容。”
“而現在,禮非制度,這句話真正的意思,便是否定周禮,不再以制度為禮儀的標準。”
“而我儒家的禮儀,則以君臣父子長幼尊卑為禮,不論尊卑,便是不再以尊卑為禮儀的標準。”
聽到張良的解釋,周圍的儒生不由一陣驚恐。
“這怎麼可以,否定周禮,否定儒禮,天下可敢稱禮?”
真正明白之後,眾多儒生都是心中發毛。
張良壓住了眾人的疑惑,搖頭道:“什麼是禮的標準,道德!”
“道德之意,最早可追朔至老子所著道德經一書,‘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後荀子才在‘勸學’篇中連用二字,‘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這才有道德之名。”
“什麼是人呢,‘畢生好學,才成其為人;丟棄了學習,又與禽獸何異。《尚書》,是政事的記錄;《詩經》,中和之聲的極致;《禮記》,是法制的前提,各種條例的總綱,才算達到了道德之頂峰。”
“若是解讀這句話的意思,那便是!”張良頓了頓,深沉的道:“重新制定禮儀,既不以周禮為禮,也不以儒禮為禮,而是制定道德之標準的禮儀,尊為天下之禮的標準,只要學習和理解天下之禮,便為人,才能受到秦國律法的保護和約束。”
聽到張良的解釋,在張良身邊的眾多儒生紛紛眉頭緊皺,掀起了無邊驚濤。
重新制定天下之禮,這是曠古奇今之事。
誰也沒想到,秦國竟然要制定天下之禮。
要知道,天下之禮的正統,在儒禮。
儒家的禮儀就是繼承周禮而來,而自從始皇帝一統天下,他們孫氏之儒則是將《殷禮》的天人之禮融入其中,又結合君權神授之說,這才有了中央一統為天子的概念。
真正意義上來說,祭祀之禮源於殷,尊卑之禮源於周。
但他們儒家繼承周禮,經過歷代先賢的整理和重述,這才形成了儒禮!
但無論如何,現今天下之禮,皆以儒禮為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天下之禮。
如今。
這紙張成書的禮書,卻在重新制定禮儀的標準。
然而,這僅僅是其次。
“天,地,君,親,師!”
“仁,義,禮,智,信!”
“溫,良,恭,謙,讓!”
“忠,孝,廉,恥,勇!”
一個又一個儒生們,兩眼直勾勾的盯著上面的二十字內容。
彷彿一瞬間靈魂受到了暴擊。
一時間,一個個盯著簡簡單單,通俗易懂的二十字,愣在了原地。
人群之中的張良倒吞了一口涼氣。
感覺一副浩蕩天下之禮要從紙張上面的跳脫出來,顯化在他面前。
二十字。
只有二十字。
可他覺得,這二十個字,堪比一部禮記。
儒家關於禮所有的闡述,在這二十字面前,都暗然失色。
“太片面了,太片面了,初次見到這二十字,我才深覺,儒家之禮,竟然是那麼的片面!”
“而這,才是真正的禮!”
張良輕語,身為儒家學士數一數二的首領,論知識的淵博程度,無人出他左右。
不要說儒家各類經典,就算是天下各類經典,如管子,道德經這樣的著作,他都是熟讀在心。
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