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百年太學,氣勢恢宏。
雖然洛陽太學從東漢末年不可避免的走了下坡路,但學校的歷史底蘊還擺在那裡,又有六年前晉朝第一鉅富石崇的強勢注資,經過六年不斷的修葺完善,如今的洛陽太學最起碼在派頭上是不輸給國子學的。事實上,洛陽太學的規模一直都要比國子學大些,哪怕是在落寞了的晉朝,也因為要招收的六品以下官員子弟眾多,而擴建了不少校舍。
洛陽太學位於辟雍之北,佔據著天然的地理優勢。
辟雍是什麼?
辟雍就是皇帝專門為皇子(以及與皇帝同姓的堂親)設立的教育學宮。始自西漢,因學宮四周有水,就像是璧環一樣而得名。辟雍學宮其實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大體上分為五個主建築,南邊叫“成均”、北邊叫“上庠”,東邊叫“東序”,西邊叫“瞽宗”,最中心的才叫“辟雍”。想也知道,辟雍才是重中之重,是真正以供龍子學習的地方,所以,雖然有五個名字,但還是以辟雍作為了統稱。
其實幾乎所有皇室子弟的少年時代,都是在辟雍裡度過的。只不過皇孫、皇弟、王爺之子以及更遠的堂親子弟,都只能在成均、上庠等四學裡聽課,唯有皇子能獨享辟雍。
當然,也不是沒有特例,好比晉惠帝當年親自下旨,讓楚王世子與皇子一同學習,楚王世子便是唯一以王爺的身份就讀於辟雍的非皇子人士。所以可想而知,為什麼當楚王世子僅在辟雍學了兩年,就轉學洛陽太時,大家會覺得那般不可思議。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皇室,其實一直都很重視教育。最著名的“愛新覺羅.教導主任.玄燁”康熙爺就不用說了,那是個給兒子一年只肯放五天假的虎爸,太可怕了。
漢魏也不遑多讓。
不僅是皇子,所有帶著皇姓的貴族子弟都要來這麼一遭。從十歲開始,就要“出就外傅”,過上寄宿制的貴族學習生活。十歲到十五歲是“小學”,十五歲到弱冠是“大學”,學科種類繁多,基礎的文化課就不說了,雜七雜八的東西也很多,從禮儀、音樂、舞蹈再到“騎馬、射箭、駕車”,甚至包括……性教育,雖然不管學的怎麼樣都能畢業,但也還是很辛苦的。
更不用說,辟雍還有個皇帝一年來一次的講學的傳統,說是講學,其實就和校長冷不丁出現在教室後面那扇窗的性質差不多,更多的是一種突擊檢查,變態到可怕。
晉武帝時期大概是最輕鬆的,那會兒晉朝剛剛建立,百廢待興,關注焦點在於南征北戰,皇子王爺們早早的上了戰場領兵打仗,不算特別重視教育。也因此……促成了八王之亂這等特殊時期“空有兵權,沒有腦子”的王爺們。
晉惠帝更是特殊中的特殊,晉武帝當時還在位,大概心裡也清楚自己兒子腦子有問題,所以乾脆就沒讓晉惠帝去辟雍上學,畢竟太子有自己的教育班底,三太三少,足夠了。
後來晉惠帝登基,他對著這個就更加一無所知了,他連宮學五學識是哪五學都不知道。幸好他懂得放權,將教育的事情交給了嵇紹、衛恆、王濟等人。王濟之前一直很想當洛陽太學的校長,可惜謝安這個校長做的有聲有色,晉惠帝覺得他不能搶了別人的工作給自己姑父,為了表達歉意,他就安排王濟這個駙馬當了辟雍的校長。
衛恆和嵇紹是副校長。但嵇紹更多的還是要陪著晉惠帝,沒有多少時間關注辟雍的事情。
衛恆是個書法家,雖然也當過太子的老師,但他其實更多的是個理論家,對於皇室子弟的教育並不懂,後來和大舅哥王濟一合計,乾脆就照搬了自家教育孩子的規章制度——六歲開蒙拜師,十二歲送“大學”,除了生病,寒暑不綴。
如今還留在京師的皇子、世子都被鞭策的哭爹喊娘。
有些衛恆和王濟覺得衛璪、衛玠看一遍就會的東西,這些皇子學十天都記不住,王濟就會用“你們都是辣雞”的眼神看他們。簡直是精神折磨。
楚王世子和衛玠說老實話:“我從辟雍離開,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王將軍太可怕。”
楚王世子再怎麼成熟,也還是個孩子,他知道他要努力學習,振興封地,但他也受不住那般高壓的學習。但是偏偏校長是王濟,王濟是駙馬,是所有皇親的長輩,從尊重長輩的角度都不能惹,最主要的是,也惹不起……王濟可比他們會玩。
至今,楚王世子在去太學的時候,路過辟雍都有點腿軟。
“辛苦你了。”衛玠不算特別真心的安慰了一下楚王世子,因為在他看來,他二舅一點都不可怕啊,愛笑、會玩,還隨身裝著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