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國為例,要想修寬,就必須得對全國十萬多公里的鐵路線進行統一改造,而且還得包括線路、橋樑、隧道、車站……
還有,李存上一世的車廂也不可能修寬,不然車廂就會撞到訊號機等裝置上。
再後來,內燃機車出來了,電車也出來了,馬力一代比一代大,體積也越來越雄壯……
然而,李存上一世的鐵路大業已經積重難返了,根本不可能將鐵軌或是火車加寬!
儘管我們確實需要更寬一些的火車。
而大乾王朝則不同。
大乾王朝的工業革命才剛剛開啟,有些錯誤可以輕而易舉的改正過來,不,是避免。
就像這鐵路寬度。
大乾王朝沒必要限制到一點四米。
李存直接走了四步(大根三米寬),讓錢氏給記錄下來,然後就以這個寬度作為鐵軌的寬度。
另外,在鋪設鐵軌時,李存特意讓人在鐵軌與鐵軌之間留出足夠的寬度,站臺和其它配套裝置離鐵軌也要保持足夠的寬度。
總之,就是李存他們這世人要為後世子孫擴建火車時,留出足夠的空間。
當初,大乾王朝為了治理黃河,最多的時候,徵集了一千多萬的民夫。
後來,隨著黃河被治理得七七八八了之後,應唐恪的奏請,大乾朝廷只留下了一小部分民夫繼續治理黃河。
可這被裁掉的大部分民夫,並不願意就此散去。
大乾王朝是有償治理黃河——不僅給民夫分良田,還給民夫工資和不錯的待遇。
因此,這些民夫為大乾王朝治理了幾年黃河了以後,發現他們不僅擁有了他們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一百畝肥沃的良田,還攢下了一筆可觀的身家。
由於李存主導的農業改革,也就是大力推廣紅薯、土豆、玉米的種植,以及推廣先進的耕種技術、不斷改良糧食作物的品種,大乾王朝早在五年前就已經不再缺糧食了,不僅如此,往後那幾年,大乾王朝的糧食產量翻著倍的往上漲,其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僅僅五六年時間,大乾王朝的人口就翻了一倍多,達到了快兩億五千萬。
另一方面,由於農耕技術的大大加強,又由於大乾王朝硬令不論是誰,身上都不得多於一百畝良田(其家想要多種些糧食,就必須多拉人頭,這也是造成大乾王朝人口暴增的原因之一),使得不少勞動力得以解放出來和閒置下來。
這些勞動力,為了給自己家裡創造更好的生活,主動擠進了各個新興的工業行業。
這無疑又大力推動了工業的發展。
再說回當初治理黃河的民夫。
他們一年只有春耕、秋種時比較忙,平時的時候,家裡的莊稼由女人和孩子料理就足夠了,甚至春耕、秋種的時候,他們都可以花錢僱人幫著種。
倒是這報酬高又不是特別繁重、待遇還很不錯的治理黃河的工作,相比較起來,丟不得。
——丟了以後,他們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找到這麼好的工作了。
李存獲悉了這一情況之後,大覺自己正瞌睡的時候來了枕頭,於是讓唐恪將用不上的民夫調去修京杭大運河,也就是在京東東路境內開鑿濟州河、會通河,在通州與燕京城之間開通惠河。
——隨著人口的暴增,燕雲地區的糧食產量已經供不上燕雲地區的人消耗了,因此,大乾王朝每年都要從東南地區向北方尤其是燕雲地方運送糧食,而以洛陽為中心的舊有隋唐大運河,不僅航線曲折,水源有時候也不足,關鍵時候有可能會誤事。
而新航線挖通了以後,從燕京通惠河至通州,再經白河至直沽,然後經御河至臨清,繼而經會通河、濟州河和舊運河相接,而不必再入河南。
這樣,三條新河道與在河北、江蘇、浙江三省原有的運河相接,形成了近乎直線的京杭大運河。
如此一來,大乾王朝就能沿此最短線路運送江南的糧食前往燕雲地區,也能走舊有的大運河將糧食運往中原地區、西北地區。
關鍵,這能大大增加大乾朝廷對燕雲地區、中原地區和西北地區的掌控力。
由於這大運河這是改道,並不是重修,再加上各地方政府也會組織民夫去修大運河的——這可是能增加各個地方的財政和政績的大好事,各地方政府肯定搶著幹。
所以,哪怕有不少從治理黃河上下來的民夫去修大運河了,可還是有大量的民夫沒有工作。
為了保證這些民夫的就業問題,更重要的是大力發展大乾王朝的鐵路事業,李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