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對手,在這樣的情況下,李邦彥主張議和,主張罷免戰敗的种師道,是為皇帝計,是為趙宋計,是為生靈計,最終使得大乾王朝撤兵,解除了東京汴梁城之圍,分明是利國利民的忠臣,而非外界所傳得大奸之臣。
吳敏請趙桓下明詔為李邦彥洗雪罪狀,使李邦彥的真實為人大白於天下,然後恢復李邦彥的宰相之位。
吳敏的這道奏章一石擊起千層浪,好多人都罵吳敏,說吳敏跟李邦彥是一黨,說他們全都是賣國賊,吳敏也應跟李邦彥一塊下臺。
太學生沈長卿和太學正吳若先後向吳敏和李邦彥開炮,他們說凡是參加上書的太學生和趕來一同上書的民眾全都是忠於趙宋王朝之人,怎麼能說沒有忠於趙宋王朝之人?然後他們不僅炮轟吳敏和李邦彥結黨營私,還將吳敏打成蔡京、蔡攸父子一黨,說吳敏表面上是救李邦彥,實際上是想救蔡京和蔡攸父子。
吳敏被這些人炮轟得躲在都堂中不敢露頭,那些曾經跟李邦彥、吳敏一塊主和的人,見民意洶洶,全都不敢再像吳敏這樣出來當出頭鳥了。
其實——
這主要是因為,隨著宋軍越聚越多,趙宋王朝的不少人開始認為,趙宋王朝不能割讓河北和河東給大乾王朝。
先說河北。
河北有趙氏的祖陵。
祖陵是什麼,那是趙氏的根,祖陵都不要了,那就等於是趙氏的根沒有了,讓趙氏還怎麼立足、怎麼號令天下?
另外,河北是京畿地區的北方屏障,要是沒有了河北,東京就不能當趙宋王朝的都城了。
而河東是陝西的屏障。
如果河東丟了,陝西可就不好守了。
關鍵,現在的趙宋王朝已經沒有多少疆土了,中原和陝西這兩大塊要是再丟了的話,趙宋王朝可就只剩下蜀地這彈丸之地了,那樣一來,趙宋王朝可能也就跟西夏差不多大了。
所以,對趙宋王朝來說,河北和河東是萬萬不能丟的。
隨著乾軍撤離,從趙宋王朝的官員到東京汴梁城中的最底層平民,大多數都認為,乾軍再也不會來了,趙宋王朝所面臨的危機已經徹底過去。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好多人開始呼籲,不能割讓河北和河東給大乾王朝。
御史中丞許翰就是這其中的代表。
他除了呼籲不能將河北和河東割讓給大乾王朝以外,還提出了“跟大乾王朝決戰有五利”的見解。
一利:如果跟大乾王朝決戰,勝了最好,就算不勝,也可以北隔井陘,西斷太行,內守黃河,國固無患,換而言之,許翰認為,跟大乾王朝決戰,勝了最好,不勝也沒有更大的損失;
二利:乾軍一直取勝,又繳獲無數,肯定是將驕卒懈,可憑宋軍之方銳擊乾軍之惰歸。
三利:宋軍兵馬比乾軍兵馬多,宋軍又多是西軍百戰之士,在實力上,宋軍應該強過乾軍才是。
四利:种師道身經百戰,作戰經驗極其豐富,又有西軍名將姚古、种師中輔助,必定可以大勝而歸。
五利:趙桓仁聖,誠動萬姓,義感三軍,人人思為國死,以滌中原之恥,而發七廟之憤。
許翰是元佑三年進士,算是三朝元老,雖然他剛正不阿,但他其實根本就不懂兵,他只是一心希望趙桓可以向劉邦和劉備學習,雖然屢戰屢敗,但是卻可以越戰越勇,而不是因為小有挫折就不敢再打了。
許翰還指出,趙桓所有的擔心,都是原自於姚平仲劫營失敗。
許翰引用种師道的話對趙桓說:“我眾彼寡,當分兵結寨守要地,使糧道不通,挫以持久,可破也……”
許翰對趙桓說,首先,姚平仲那次戰敗,並非大敗,只是小小的失利;而且,朝廷用驍將,而不用老將,難免會出問題;關鍵,上次派去劫寨的人馬實在太少了,準備得很不充分;另外,姚平仲他們劫寨的方法也不對……
總之,許翰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宋軍並不是真的不堪一擊。
許翰又對趙桓說:“師道名將,雖以老疾,卻智勇不衰。昔始皇以王翦老而用李信,兵辱於楚;漢宣帝以老將趙充國統兵,而卒能成金城之功。自呂望以來,以老將收功者,難一二數。師道智力未衰,雖老可用也。”
許翰苦口婆心的對趙桓說,讓种師道重新擔任宣撫使統領趙宋王朝的所有兵馬是上策,讓种師道擔任樞密使選將將兵是次策,放著种師道這員老將能將不用是失策。
在此之前,主和的趙宋王朝的大臣和主戰的趙宋王朝的大臣一直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