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色愈深, 篝火熊熊燃燒, 火星不斷飛散, 見底的酒罈堆成小山,宴上眾人多有些許醉態,豪情逸興,愈發有幾分恣意狂放。
長安文武拊掌擊節, 先歌秦風無衣, 後誦周南麟之趾,頌秦帝英明善戰,秦軍勇武豪邁, 征伐逐北,驅胡賊千里。
建康文武不甘示弱, 接以大雅公劉, 古老的曲調,詞句中飽含先民的質樸,另有一種開創基業的豪情壯志。
“篤公劉, 匪居匪康。乃埸乃疆, 乃積乃倉;乃裹餱糧, 於橐於囊。思輯用光, 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
郗超擊節, 謝安起調, 賈秉揚聲。
不比北地文武雄渾霸道, 卻有南地的豐饒和安民樂道。
“篤公劉, 於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乃宣,而無永嘆。陟則在巘,復降在原。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詩中讚頌先周時部落之長公劉誠實忠厚,不圖安康享樂,帶領部民開疆拓土,建立城池,種植漁獵,讓部民安居樂業的豐功偉績。
詩中既贊先民的樸實勤勞,亦頌公劉的仁厚誠懇以及為君之道。
“篤公劉,於豳斯館。涉渭為亂,取厲取鍛,止基乃理。爰眾爰有,夾其皇澗。溯其過澗。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比起秦風和周南,這首詩很長,曲調並不高亢,唱來十分平實,並不會予人奔赴戰場,激昂慷慨,熱血澎湃之感。
然而,比起無衣的所向無前、壯懷勇烈,公劉蘊含的本固邦寧、邇安遠懷,在亂世之中更顯彌足珍貴,更加令人嚮往。
古老的曲調,古老的詩詞,悠長、質樸,交織在一起,隨夜風飄揚。
聽在眾人耳中,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動。
無衣展示給眾人的,是戰場的壯懷激烈,是袍澤之誼,同仇敵愾;公劉傳頌的則是開創基業,君篤臣誠,百姓安居樂業的和樂景象。
縱然部落間仍有殺伐,即使城邦之間依舊存在戰爭,在公劉的治下,依舊是國泰民安、人壽年豐。百姓能夠豐衣足食,不必受外族-侵-擾,更無須遭受顛沛流離之苦。
之所以選擇這首詩,並非是湊巧。
除為應秦風之曲,更是在向長安展現建康的實力。
秦帝固然英明神武,桓漢天子更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秦國固然兵強馬壯,能征善戰,所向披靡,桓漢亦有氣冠三軍之士,軍隊照樣能保衛疆土,摧堅毀銳。
勇悍固然可貴,然民為國本,糧為民本,桓漢收攏流民,開墾荒田,發展商貿,大力恢復生產,境內百姓多能安居,桓漢天子實為民心所歸。
雙方實力在伯仲之間。
他日一決天下,縱有精銳之師、熊羆之旅,沒有足夠的糧草供應,將兵炊骨爨骸,如何能有勝算?
在場都是聰明人,稍微想一想,就能體會出這首詩背後的用意。
長安文武神情不變,拊掌擊節,隨聲附曲,心中卻有些不是滋味。
不服氣,想要開口反駁,怎奈事實擺在眼前,實在無言可駁。
北地連年遭災,大旱蝗災不絕,漢時豐產之地,如今卻是是兩歲絕收。
長安的確沒糧,商貿的發展速度也不及建康。遇上夏侯氏叛亂,財政更是雪上加霜。如若不然,也不會主動遞送國書,請桓漢天子一會,向建康大批市糧。
歌到中途,有長安文武面現黯然,秦璟略微沉眸,舉觴敬桓容。
桓容則是鬧了個大紅臉。
究其原因,被當面這麼誇,帶頭的還是江左-風-流-宰-相,被視為魏晉-風-流-標杆的謝安,不臉紅才怪。
雖說誇著誇著就習慣了,可這樣的場合,又是這首公劉,桓容實在有點撐不住。
羽觴遞到面前,一言不發接過,送到唇邊飲盡,無意的舔了下嘴角,察覺秦璟飽含深意的目光,桓容轉過頭,耳根熱度驟增。
這一次,非是“誇讚”所致。
一曲公劉結束,建康眾人酣暢淋漓,長安諸人是什麼心情,就不是前者需要考慮。
篝火燃盡,酒宴已至尾聲。
桓容起身告辭,建康文武盡興而歸。
秦璟率眾人送到營前,目送桓容登上大輅,消失在夜色之中。
隊伍緩慢前行,車輪壓過土路,吱嘎作響。
沿途有府軍打起火把,綿延成一條火龍,直通襄陽城門。
冷月高懸,漫天星光揮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