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極殿中, 君臣幾人坐定, 宮婢送上茶湯, 同宦者一併守在殿外。
桓容取出賈科送回的簡訊,謝安郗超等人傳閱之後,均心生猜測。王獻之更是一語道破, 直言桓容有伐北之意。
“北伐勢在必行,然時機需得仔細斟酌。”繼王獻之後, 謝玄開口道,“此番秦帝伐胡賊取得大勝, 在朔方城下摧堅獲醜, 拿烏孫昆彌,斬狄氏首領,烏孫高車諸部群龍無首, 如鳥獸散,死在秦軍手中的將兵達幾千餘, 被俘過萬。”
“值此大勝之機,秦帝武功必深入民心。之前長安的種種, 亦將因此戰而淡化。”
“如陛下此時動兵,一則會打破盟約, 予人不誠把柄;二來,很可能大失北地民心。倘若遇有心人推波助瀾,對陛下大為不利。”
要統一中原, 恢復華夏, 勢必要起兵北伐。
換做一年前, 長安朝廷內部爭權奪利,秦策急於鞏固君權,卻被朝中文武和豪強矇蔽牽制,竟至逼得唐公洛造-反,使得朝廷大失民心。
火上添油的是,唐公洛之事平息不久,夏侯氏突然在長安舉兵,險些動搖秦國根基。最終,秦氏兄弟率兵剿滅叛-賊,結束叛亂,駐守各地的西河舊部卻開始人心浮動。
這個時候舉兵,正當時機。
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高車烏孫突然大舉南下,威脅中原。桓容左右衡量,同謝安等人商議,為大局考量,放棄了這個難得的戰機。
現如今,秦璟初登基,就取得對烏孫和高車的大勝,平息邊患,安定邊州。只要不發生意外,不出昏招,班師回朝之後,必定大得民心。
尤其是朔方等地的百姓,更將感念天子恩德。
縱然北地天災連連,幷州、青州流民成風,只要有這份功績在,短時間內,實無法動搖秦氏的根基。
謝玄逐條分析,話中透出對秦璟的敬佩。
無論雙方立場如何,馬踏草原、蕩平賊寇的豪傑總是令人佩服。
“謝侍郎所言句句在理,朕也知道戰機重要。”
謝玄擔憂之事,桓容早有思量。
秦璟得勝還朝,必將民望大漲。此時出兵北伐,肯定會經歷一番苦戰。然而,趕在胡賊入侵,威脅中原時出兵,桓容更不願意。
他同秦璟有-約-定,無論誰勝誰負,恢復漢室為先。
有這個前提在,華夏之地不會落入外族之手,更不會重演五胡-亂-華的慘劇。
如果反其道而行,豈非違背初衷?
想到這裡,桓容暗暗嘆息,莫名生出一絲蒼涼。
“陛下,”謝安沉默良久,終於出言,“依臣之見,北伐之事宜早不宜遲。如今的長安,不比武烈皇帝在位時,拖得越久,恐會愈加麻煩。”
在秦璟威望大漲時出兵,固然會遇上不小的阻礙,甚至可能遭遇北地百姓自發反-抗。但情況擺在眼前,猶疑不定,拖下去只會更加麻煩。
在夏侯氏叛-亂中,長安朝堂的文武少去大半。
新帝登基之初,即面臨無人可用的窘境。
然而,窘境背後卻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沒有舊部老臣牽制,沒有豪強聯手阻礙,提拔幹才輕而易舉。
秦璟率兵掃北,秦玒暫代朝政。
謝安留意北地傳回的訊息,對於長安的變化,既在預料之中,卻也有幾分意外。
他曾與王彪之商議,秦璟在位,秦氏內部擰成一股繩,長安朝堂英才和能臣聚集,恢復氣象不過早晚的事。
“想要取北,必得儘早起兵。”
桓容放棄之前的機會,謝安並不感到遺憾。
在此之前,建康士族高門之所以對天子讓步,對官員考試、興辦學院等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取其長,合力加以推動,概因桓容以大局為先,所行是以“天下”和“百姓”為重。
自漢末以來,華夏苦-戰-亂久矣。
想要恢復漢室,南北必須統一。
在決戰之前,必須提防外族,不令永嘉之亂後的慘事重演。
謝安的話如一記重錘,狠狠敲在之重人心頭。
謝玄看向叔父,又與王獻之交換意見,最後將目光移向天子,沉聲道:“陛下,臣之前思慮不周,出兵北伐,實是宜早不宜晚。”
等下去?
等著秦國再出內-亂,北地在遇大災?
謝玄和王獻之一齊搖頭。
談何容易。
桓容頷首,轉頭對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