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繆嵩沒有任何阻礙來到桃城。
桃城是位於一條河系的東岸,西岸不足十里之地就是李農大舉屯兵的東阿。
乞活軍到了黃河北岸之後,他們沒有采取多麼激烈的動作,會攻取東阿和桃城作為盤踞之地,主要還是因為得有了擋風遮雨的落腳地,不是冬季待在冰封雪地的野外。
講實際的,乞活軍從來都不是一支物資豐足的武裝,不管是在和胡人做鬥爭期間,昂或是被胡人打敗後成了劊子手,他們的境遇就沒有好過。窮困潦倒是用來形容家庭或個人,可乞活軍真的就是窮困潦倒,不說武備上面等物資,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維繫得相當艱難。
繆嵩不是空手而來,隨行的有接近千人和近一百輛的馬車。
馬車上裝的是一些糧食以及布匹,甚至還有對人顯得無比重要的食鹽。這些東西並沒有被掩蓋起來,是明晃晃地曝露,令看到的乞活軍所有人不由瞪大了眼睛。
李農是在河對岸的東阿,桃城主將是李存孝(不是唐朝那個)。
李存孝是在城外接待繆嵩,指著那些裝滿物資的馬車,困惑道:“是出自私誼,或是……”
繆嵩與李存孝只能說是認識,算不上多麼熟悉。他看著身穿厚厚羊皮襖的李存孝,問道:“為什麼要過黃河?”
早期的乞活軍稱得上能征善戰,是在什麼都缺的條件下依然與胡人血戰,得勝的次數還比落敗多。
石勒擊敗乞活軍之後進行收編,乞活軍在為石碣鎮壓反叛的時候依然顯得驍勇善戰,可是到了石虎成為石碣的統治者後,乞活軍基本是被拆散使用,才導致出現李農體系和冉閔體系,最後乞活軍也分裂,是分裂成為要為胡人效命、反抗胡人、中立三個部分。
選擇為胡人繼續賣命的當然是李農這一體系,原因卻是李農個人受到石勒和石虎的善待與看重,不是石碣對待乞活軍這個集體有多麼善待。
“勸了,可是……”李存孝說著停頓下來,他與繆嵩真的不熟,說那麼多沒有什麼用。前面問了一次沒有得到回答,他不得不再問:“漢軍來了,是嗎?”
“是。”繆嵩沒有隱瞞的意思,直白說:“兩萬五千,全是漢軍精銳中的精銳。虎賁軍和羽林軍,更有舉世聞名的禁衛軍。”
“是嗎?”李存孝並沒有感到多麼的吃驚,扯了一下臉頰算是皮笑肉不笑,說道:“漢王還真是看得起我們。”
車隊已經開始在入城,引起的是城內發出陣陣的歡呼之聲。聽歡呼中的一些片段,人們是在欣喜終於有一些像樣的吃的,更是對出現的食鹽感到欣喜若狂。
對於食鹽來講,哪怕是到了千八百年之後也依然是稀缺物,尤其是對內陸的人來講更是如此。
人缺不了鹽分,要不會產生多種疾病,更是會致使人沒有力氣,可見鹽分對人體的重要性。
以現如今的技術來講,製造海鹽並不是沒有,要知道戰國時期的齊國就以製作海鹽而聞名於天下,也聚攏天下財富於臨淄。可是在西漢之後,製造海鹽的技術成了官方所有,對民間進行嚴格的封鎖,就是“收鹽鐵之利於朝廷”那一事件所導致。
當然了,官方封鎖並不能完全杜絕製鹽技術在民間流傳,可是先有西漢末的戰亂,又有東漢末的諸侯混戰,再到司馬廢柴一家丟掉中原導致戰亂不斷,相當多的技術實際上是失傳在戰火連天之中。
東晉小朝廷有綿長的海岸線,可是小~朝~廷並沒有控制哪怕一家的海鹽製作,倒是沿岸的世家有自己的小作坊來製造海鹽,但是質量上只能說不堪入目。
現在而言,社會對於鹽的來源並不是太多,西北部還有鹽湖,沒有天然鹽湖的地方只能是從一些岩鹽中提煉鹽分。
知道現在,哪怕是一千年之後,提供鹽分最普遍的做法是什麼嗎?就是弄一塊鹽布,反反覆覆地使用鹽布來弄出鹹的味道。至於新增鹽粒什麼的,除非是大富大貴之家,要不真的是想太多了。
足足二十車的鹽,看著還是那種白花花的粒鹽,每車該是有五百斤,二十車就是一萬斤。要是省著點用,足夠三十萬人用上個一年半載以上。
僅僅是二十車的鹽巴就是一份大禮,不用多說還有三十車的布匹,五十車裝載黍米、慄米、麥子倒是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李農是親自從浮橋來到東岸,他見到繆嵩的第一句話是說:“漢王要招降我們?”
繆嵩也不隱瞞,將自己知道的那些事情說出,包括招降是冉閔力主,要不然漢國的左右丞相以及一些將校實際上是發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