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想從肉體上去消滅一個民族,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消滅他們的文化,同時也要使他們本來的語言消失。
每一個民族的語言都有自己的特色,哪怕是沒有出現文字,可一些詞語或是俚語肯定是有相關的背景故事和典故,任何一個故事或典故其實都是一個民族的歷史,沒有忘卻這一些,民族的文化就會被儲存下去。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被從文化和語言上消滅的民族,他們的基因依然儲存著祖先的基因,可是無論從價值觀、思想或處事方式已經與本身的民族沒有半點聯絡,等於就是一個從根本上被融合的民族,該民族還有後裔存在,問題是與消失不會有什麼區別。
炎黃一族消滅和融合的民族多到可怕,要不然也不會開拓出那麼大的生存空間,不是那些地區本身沒人,是曾經棲息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不是被消滅就是被融合。
地球其實就那麼大,不可勝的資源種類太多,就算是可再生資源也需要土地,一個民族想要有更多的生存空間就是在擠壓其他民族的生存空間,那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競爭,失敗就是退出世界民族之林的舞臺。
劉彥可是經歷現代資訊戰……或者說文化戰的人。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諸夏文化其實與被消滅沒有多麼大的區別,人們的價值觀、思想、處事方針其實已經全面西化。不過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誰讓在漫長的競爭過程中諸夏逐漸落後,不想被完全拋下自然是要學習他人,就是不分菁華和糟糠全學了,甚至糟糠的東西吸收得有點多。
感謝在那一場辯論,諸夏是不是也要適應全球化拋棄方塊字,使用拉丁字母一些人。他們的堅持讓漢字沒有被拋棄,使諸夏的一些文化至少是被保留了下來,要不然就算是一些歷史被儲存下來,文字完全改變之後也不知道能不能將本來的意思傳承下來。
“在很漫長的時間段裡面,是我們已經在向外輸出文化。”劉彥就是在說儒家的貢獻,不過也得是中原王朝屢次浴火重生依然能夠強大:“很長的時間裡,我們的文字一直是東亞獨一無二的文字,任何一個想要接觸文明的國家或是種族,他們只能學習我們的文字。他們學習了我們的文字,思想也被影響,就是有時候不免發生‘南橘北枳’的偏差。”
在諸夏文化圈,半島那邊很大程度其實是被馴化最成功的一批,作為千年屬國的半島,幾乎是一切像中原王朝看齊,也是諸多屬國中相對溫順的一批;一樣是作為屬國的交趾那邊,他們從中原王朝獨立出去之後,漫長的歲月沒少給中原王朝添堵,就是沒有造成太大的危害;倭列島那邊在很長的時間段裡其實也挺溫順,甚至是謙卑到有些過份。
不管是半島、交趾或是倭列島,只要是中原王朝強大就會乖巧,他們敢跳是中原王朝衰弱下去,充分證明什麼友情都是虛的,只有自身永遠保持強大才能屹立。
桑虞以為劉彥是在說倭人先後朝貢的事情,掃一眼跪滿地的倭人,說道:“倭人首次朝貢中原是在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二三八年),被冊封親魏倭王。”
“曹叡?”劉彥看著那群跪倒在地的倭人權貴,他們的衣著有著很明顯的漢帝國特色,就是一些細節上修改了:“寡人還以為是魏文帝曹丕。”
後世的似是而非的段子太多了,以至於不是專家很難分清楚究竟是真是假。
劉彥好想記得看過一篇不知道是不是段子的文章,說的是邪馬臺首次朝貢中原就是曹丕當政,曹丕在明明中原已經進入鐵器時代的時候,卻是賜予邪馬臺使臣禮品的時候比較詭異,就是倭人盛傳的三大神器天叢雲劍(草薙劍)、八尺瓊勾玉、八咫鏡。
不管是叫天叢雲劍或草薙劍,反正它就是一把銅劍,是賜給當時邪馬臺女王卑彌呼。
賜給倭人玉倒是一件比較厚道的事情,畢竟諸夏自古就是以玉為貴。
鏡子則是一面銅鏡,傳聞會特別加上鏡子這一件禮品,不是因為邪馬臺的國王是女的,就是當時倭人覲見時的妝容太難看了。
現在已經沒什麼邪馬臺了,至於是怎麼滅和被誰滅,諸夏這邊才不會在乎。另外一點就是,現代的倭人拒絕承認自己是延續於邪馬臺這個國家或是民族,他們的拒絕也是相當有理由,現代倭人的祖宗就是現在盤踞在倭列島主島靠近四國島的那些大和人,讓他們去承認自己延續於邪馬臺,不疑於是讓現代漢人承認自己是五胡亂華時期的羌、氐、羯等族的後代那樣荒謬。(嚴正宣告,現代的羌族和氐族跟古時候就不是一回事。)
劉彥承認一些段子還是有根據性,他很難承認倭人的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