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康到至今為止有兩個王朝在這裡作為都城,第一個王朝是孫吳,第二個王朝是東晉小朝廷,此後還有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再然後是五代十國的南唐,朱元璋時期的大明,太平天國也是,最後是黨國。
要是認真算起來,建康(南1京)是十朝古都,其中不乏一些很短命的王朝,或者應該說以建康來作為首都的王朝命都不長,最長的是東晉小朝廷的一百零三年。(明朝遷都了,所以只當了一代首都)
現如今而言,長江以南也就荊州和揚州算是有經過開發,其中荊州的開發歷史比較早,揚州是“衣冠南渡”之後才得到長足發展,其餘各州郡並沒有經過多少開發,又以交趾、寧州、廣1州最為蠻荒,倒是江州在東吳時期和東晉小朝廷時期有過開發。
建康曾經有過將近兩百萬的人口,想要容下這麼多的人自然是佔地要廣,整座城池的城牆也就不存在嚴格的四四方方,城牆其實是一種不規則的線條。
建康除了夯土城牆之外,還有一道呈現橢圓形圍繞城池的籬笆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自然水道和人工開掘的長提。會建設成為這樣的多壁壘防禦帶,主要是東晉小朝廷選擇在這裡建城離胡虜的地盤並不遠,還是怕胡虜真的渡過長江兵臨城下。
要是建康守軍意志足夠堅定,憑藉地形進行抵抗,任何入侵的敵軍都很難大步推進,再來是建康有接近兩百萬的人口,真要動員怎麼也能動員出數十萬的人幫忙守城,想要攻克建康絕對要付出大代價。
漢軍南下攻擊建康只是折損了不到萬人,那是作為傀儡的司馬一家子不玩了,世家也並不是一條心,才導致建康輕易被漢軍奪取。
此時此刻,劉彥是在建康西面的石頭城,他站在女牆邊上觀看滔滔江水。
長江真的很長,源頭是在高原,整條水道的長度超過一萬兩千裡,奔流東抵東海。不過現在並不是整條長江都能作為運輸水道,相反是很多河段根本無法航行。
荊州、豫州、揚州區域的長江河段大多可以航行,站在石頭城向長江看去,江面之上船隻往來穿梭,顯示的是一幕繁忙景象。
石頭城只是一個地名,並不是說真的就是一座城池。這邊地形非常複雜,最大的山體之上只是建立起一座不大的要塞,其餘地方並沒有多少建築物,亦是沒有田畝。
古時候去地名很講究,該是山多的地方就會有跟山有關的地名,該是什麼土質的地方也會有相應的特色,石頭城就是一個滿是怪石的地方,又該怎麼來開墾農田?
東晉小朝廷滅亡之後,徐州那邊的江都戰略地位就一落千丈,僅是保留作為艦隊停靠基地,長江水道最大的軍事用途軍港改到了建康,站在石頭城俯視就能看到西州城一側的軍港,那裡停靠著許多戰船,看去就是一排又一排。
西州城可以視為建康其中之一的城中之城,類似的城區相當之多,每個還有自己的夯土城牆。這裡有著長江的支流貫通建康,肆列淮邊的烏衣巷曾經是王氏和謝氏兩個家族的住宅區,從石頭城看去還能看到那裡滿是大宅。
“王上。”荀羨是站在劉彥身後的五步遠,微微躬身行禮:“東林園已經做好妥當準備,眾士子大多抵達。”
長江吹來的風有些大,因為是從江面方向而來,風帶著涼意,劉彥身上的披風亦是在隨風“呼呼”狂舞。
荀氏一族在南方是大族,他們這個氏族的歷史還非常的久遠,追述起來可是要從遠古的黃帝時期算起,春秋時期是作為國號,秦橫掃八荒六合之後逐漸演變成為姓氏。
華夏的姓氏很不簡單,通常都有其值得述說的歷史,更是一部民族的開拓史,只不過一些姓氏是帝王賜予,一些則是某個家族佔領了某塊地的地名。由於上古先秦時期的習俗,比如某個家族的封地是哪,那塊地就成了該家族的姓氏,換封地之後姓氏也就改變,那麼一個家族的姓氏就不固定。
荀羨所在的家族出過相當多的名人,尤其是在三國並立時期最多,當時豫州的荀氏和陳氏其實是擁有同一個祖先,另外一個同祖先的還有司馬氏,那麼多不同名字的家族是同一個祖先,其實就是春秋時期封地變更的原因。其中的潁川陳氏追述起來是田氏,就是那個幹“大斗出小鬥進”買下整個國家的田氏。
當代的荀氏一族不算是門閥級別的家族,強大的底蘊支撐起來的是一流世家,只不過家族裡面不像是東漢末年擁有那麼多的能人。
劉彥已經決定將荀羨外放,這次南巡之後荀羨會前往江夏當一名縣令,荀羨作為君王貼身秘書郎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