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求肖驍霄中止一會兒,他要回答剛才舉例子的這個題目。於是大家就做起這個題目來。想了一下,周勿說:“應當是‘貓和貓須’這樣的關係相似吧?”
楊思想也接著說:“樹和森林也應當是可以接近的答案。不過這只是從大小的角度而言的,其實貓須是貓的一個附屬產品,而樹不是森林的附屬產品。”
李辰鈺說,還是等到以後到美國去留學的時候請教美國的老師,看他們的標準答案是什麼吧。
劉梅說:“這就不對了吧,在美國的問卷裡,應當不能夠有這種標準答案的說法的。”
“那麼是什麼?”肖驍霄反問。
劉梅說:“按照理想狀態推理,應當只要能夠自圓其說,就應當是正確答案。”
嗯。大家都覺得她說的有理,一個先進的教育制度,應當是這樣的。
肖驍霄繼續前面的介紹說道:“這類題目,考查的是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題目的特點,看上去感覺跟智力題似的。正因考題有如此有趣的特點,所以美國的考場上常常會看見十二三歲的初中生在那裡‘小試牛刀’。但是這些小考生絕對不是中國人渲染的那種‘神童’。”
“看起來真有趣。”楊思想插了一句。
SAT考試每年舉行七次,參加的次數不限,以成績最高的一次為準。也就是說,從進入高中起,學生就可以開始“高考”,直到自己滿意為止。不少學校還要求單科成績即SAT2考試,如哈佛大學要求學生參加三門SAT2考試。SAT考試成績往往決定學生的選擇範圍,成績拔尖的有希望讀名牌大學,中等的讀州立大學,再次一些的讀社群學院。比如哈佛大學要求申報者SAT考試單科成績在六百分以上。
李辰鈺有點驚訝地說:“這麼說來,美國的中學生一年當中有七次考取大學的機會?”
肖驍霄肯定了李辰鈺的判斷,有點感嘆地說:“在中國,一個到了符合條件考取大學的學生,一年才一次,獲取七次上大學的機會需要七年時間,我們的制度那裡有優越性啊?”
劉梅說:“據我所知,現在很多復課生都是八年抗戰了,我不知道這種學生考上了大學之後,除了能夠為自己的利益搏取機會以外,不知道他們還有什麼價值?”
當然,在美國,成績好並不能保證你能被所申報的大學錄取。況且,美國大學錄取新生不僅僅是依靠SAT分數,它只是大學錄取標準中的一個,甚至不是主要的一個。也就是說,SAT絕不可以等同於中國的高考。
“那麼美國大學錄取學生的綜合標準是什麼呢?”楊思想問。
肖驍霄這樣回答了大家,美國大學錄取新生的標準主要有三個:
第一個是高中畢業前一年的學年平均成績。美國的高中是四年制,初中兩年,所以就是高中三年級的平均成績。私立大學在錄取學生方面對於這一條的掌握比較寬鬆和靈活,他們看重的一般還是考試成績。但是公立學校往往將這一條排在第一位。也就是說一個學生的學校表現和出勤率、平均成績都很重要。
第二個就是SAT的成績。不過這是公開的,每個學校都在招生簡章中公佈錄取新生的SAT標準。例如著名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去年的錄取標準是1380…1480分之間,也就是說在這個分數區間內,都屬於可以錄取的標準。即便是哈佛這樣的頂尖學校,也沒有要求學生考1600這樣的滿分,而是1480…1600分之間。而在中國,他媽的就是一條分數線,一分之差,天堂地域,這是什麼狗孃養的教育體制?
第三個標準是學生的社交參與能力,要在你的履歷上寫明參加過什麼社團,擔任過什麼職務。做過多少義務工作,例如到老人福利院去幫助老弱病殘者,或者到醫院、教會、基金會幫助過多少人士。你有什麼組織能力,擔任過學生會主席或者編輯過學生刊物等等,都是學生能力的表現,美國大學重視動手能力和實際交際能力,只有好成績的學生充其量也不過是書呆子而已,這樣的學生不要說哈佛等一流學校沒有興趣,即便是加州的地方性高校也不會括入囊中。
如果說這三條是比較硬性的規定,那麼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雖然有點主觀性,但是在大學錄取中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本人寫的一份自薦信,你為什麼要選擇這所大學。這是一篇不超過兩頁紙的信,實際上就是一篇文章,你要一下子打動看信人的心,使他願意看下去。
正因為自薦信的重要性,在美國人就流行一種申請大學寫作文體,編造一些動人的故事來打動錄取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