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居在民間,始終沒有入朝為官。直到夏王朝滅亡,伯益的後代才敢出頭露面。商滅夏後,伯益的後裔被商王重用,一直在商朝為官,世襲費侯之爵。第十任商王子太戊執政時,子太戊任命費侯中衍為車正,中衍就是伯益的二十八代孫子。車正是夏商時期的重要官員,主要掌管車輛的製造、使用和管理。夏商時期,車輛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無論平時還是戰時都極為重要,所以當時的車正在朝中很有地位。中衍的後人蜚廉生有二子,長子名叫惡來,是戰國時期秦國國君的祖先(也就是秦始皇的祖先);次子名叫季勝,是戰國時期趙國國君的祖先。這些都是後話,在此簡單交代幾句,表過不提。
——————————————————————————————————————
翌日辰時,已經到了上朝的時間,群臣都陸續來到殿外,等候上朝。
可是足足等了一個時辰,新王伯益還是沒有出來。
群臣都很納悶,新王是怎麼了,難道他是被姒啟的軍隊嚇得病倒了?
此時已經是巳時,再過一會兒就是午時了,伯益依然沒有動靜,群臣議論紛紛,胡亂地猜測起來。
就在這時,在外巡哨的探馬來報,說姒啟的軍隊已經離都城不遠,不出半個時辰就兵臨城下了。
大臣們立刻恐慌起來,這都十萬火急了,天子怎麼還不出來?大家急了,催促殿頭官趕快請天子臨朝。
殿頭官便轉入後殿,工夫不大,慌慌張張地跑了出來,喘噓噓地說:“不……不好了,他……跑了!”
“誰跑了?”大臣們瞪大眼睛,迫不及待地追問。
“天子跑了!”殿頭官說,“聽宮裡人說,昨天下午他就帶著全家人跑掉了。”
大殿上一片譁然。
群臣立刻嚷嚷開了,七嘴八舌說什麼都有,彷彿一杯開水澆在了螞蟻窩上,頓時亂成了一團。有的人頓足捶胸地說:“上當了,上當了,我們全都上當了!”
如今兵臨城下,想跑已經來不及了。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改換門庭,投靠姒啟,尊他為夏王;另一條就是與姒啟對抗到底,寧願一死,也不肯尊他為王。
於是大家商議,結果,群臣誰都不想死,無一人選擇後者。他們都很明白:名聲誠可貴,生命價更高。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了可就什麼都沒有了,還是保住性命要緊。
群臣鬧哄哄走出大殿,登上城樓。
他們手搭涼棚放眼看去,只見遠方塵頭起處,旌旗招展,一支隊伍宛如一條長蛇正在向都城這邊前進。“來了,來了,隊伍馬上就到了!”眾官員趕忙走下城樓,換上了素衣孝服,大開城門,徒步走到城外,列隊迎接姒啟的隊伍到來。
姒啟神氣地坐在馬車上,他的將軍和士兵都步行跟在後面。因為夏朝時馬匹還極少,兩軍作戰都是步下拼搏,還沒有騎馬作戰。因此,除了主帥乘車指揮作戰外,其餘的將軍和士兵都是步行。
正行間,忽然前方探馬跑回來報告,說伯益帶著全家已經畏罪潛逃,如今朝中無主,滿朝文武大臣正在城門外列隊迎接大將軍入城,恭請大將軍繼承王位。
姒啟聽罷,立刻來了精神,吩咐車伕加快車速,將軍和士兵跟在車後跑步行進,隊伍很快便來到了帝都陽城的城下。
姒啟命令隊伍駐紮在城外,留小兒子武觀和眾將官鎮守軍營。自己與四子仲康和五子叔康及四大貼身護衛,帶著200名衛隊進城入宮,準備即位稱王。
正是:
無能莫把君位貪,
伯益逃亡進深山;
中原霸主歸夏後,
讓國陰謀成笑談。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十三章 起野心扈侯叛夏
“哈哈哈!”姒啟聞報,在車上仰天大笑,對身邊的將士們說,“天下是我夏后氏的天下,我是王子,我不稱王,誰敢稱王!”
“王子稱王,天經地義!”姒啟身後一位將軍高聲喊道。
“王子稱王,天經地義!”士兵們隨聲附和,喊聲驚天動地。
大臣們都嚇得齊刷刷跪倒在地,異口同聲說:“恭迎新王入城!”
姒啟也沒下車,只是冷冰冰地說:“都起來吧,隨我一同入朝!”
群臣誠惶誠恐地叩頭謝恩,爬起來跟隨在車後進城。
姒啟和大臣們在二百名衛隊的簇擁下,從容地進入王宮。
那些曾經擁戴伯益為王的大臣們,如今都見風使舵,積極擁戴姒啟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