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時我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做一個直播節目,有一位女士透過熱線把電話打給了我,聽她的聲音大概40歲上下吧。她在電話裡說,她母親今年70多歲了,因為家裡在安裝空調的時候跟她父親吵了起來,然後忽然間她母親感覺四肢沒有痛感了,而且嘴角也發生了抽搐。她問我看有什麼好的辦法能治,或者用什麼養生的方法給指導一下。我就對她說,這可不是養生的問題了,這是犯病了得去醫院看。其實存在很多這樣的情況,不少人把治病當成了是養生的問題。
還有一次是在北京歐美同學會的講座上,其中有一個會員問我,說他們這些會員基本上都是事業有成的人,經濟生活水平非常好,而且還有這麼好的條件能聽不同的老師來講關於養生的事情。但是,為什麼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普遍沒有生活在農村的或大山裡的人壽命長呢?我說你這個問題問得相當好,這也是很多人的一個疑問。因為生活在城市裡的人,與自然離得就遠,全被一些世俗的事情所困擾。而生活在農村或山裡的人,在慾望方面雖然做不到無慾無求,但是他們畢竟更貼近自然,人與自然相合,與自然相順。他們處在一種天人合一的狀態,自然能夠獲得比較滿意的壽命。
●都是補藥惹的禍
我們中有些人的養生觀念還僅僅是停留在表層上。比如關心說,今天吃什麼,明天吃什麼,後天吃什麼;然後買了一大堆書,就按照書上的指點來硬套自己。我認為首先要搞明白一個問題,你吃什麼是根據自己的體質情況來決定的,一個10歲的人,20歲的人,50歲的人,或者60歲和70歲的人,在飲食上一定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這麼看來,必須先弄清楚自己屬於哪類的人,自己的身體到底真正需要什麼。
有些人就說,我買點冬蟲夏草吃,這個東西好,吃了肯定沒有問題,對身體一定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因為物以稀為貴,冬蟲夏草也是這樣,所以自然人們就認準了它。今天很多人有這麼一種認識,說我吃了很多的營養品,吃了很多的好東西,那麼就能夠對我的身體有好處。其實,這種想法和觀點是錯誤的。在人的身體的整個需求中,應該是你缺什麼就吃什麼,而不是任何所謂好的東西都容納進你的身體,不是任何好東西都能治好你身體裡的疾病的,這樣你的身體能承受得了嗎?
就拿感冒來說吧,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一個四五十歲的人、一個老年人,同樣是感冒,但是我們給他們的用藥是絕對不一樣的,這就是中醫上所說的“因人而異,辨證施治”。同樣的道理,養生也要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和規律。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5、養生要弄清自己的目的
《黃帝內經》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這句話其實就是告訴我們:養生的第一要務是防病,防因情緒方面導致的內傷疾病,防因飲食方面而導致的內傷疾病,防因外感而導致的外感疾病。
● “三焦”——我們的臟腑容器
養生能夠為我們帶來什麼?我們為什麼要養生?其實說到底,養生的目的首先還是為了防病,防止疾病的發生可以說是養生第一要務,那麼防的是些什麼病呢?防因情緒方面導致的內傷疾病,防因飲食方面而導致的內傷疾病,防因外感而導致的外感疾病。
這是從防病方面來講的,同時這一過程,實際上也是對我們人體的上中下三焦進行保養的一個過程。那什麼是三焦呢?在這裡的“焦”可不是燒焦了的那個焦,也不是焦點的焦。說白了,三焦就是裝載全部臟腑的三個大容器,也就是整個人的體腔。古人將三焦分為三部分: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膽,下焦腎、膀胱、大小腸。《黃帝內經》上解釋說三焦是調動運化人體元氣的器官。上焦心肺一條線,中焦脾胃一條線,下焦肝腎一條線,基本上養生的原則就是圍繞這三焦而來了。
大家也不要將這個上中下三焦給它物理劃分了,實際上它的病是有轉變規律的。所謂上中下三焦,實際上是來表明這個疾病的輕重緩急,也就是說不論是病毒也好還是病邪也好,只要它侵犯人體了,它會有說明這個病的深淺,並不是說病毒果真。侵犯了上焦、果真的侵犯了中焦,或者說病毒侵犯了下焦,並不是這個意思。
我們現在提到“三焦”,我把清代瘟病大家吳鞠通所列出的這個規律來介紹給大家,目的其實是希望大家有一個情形的、大體的認識,從中找出這些疾病的發病原因,再將這些原因還原到我們生活當中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不良的生活起居,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情緒上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