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盤古多核主機和升級版盤古主機上市之後,全世界範圍內帶動了盤古主機的銷量。
僅僅3月份,盤古128Kb升級版主機代替了原本的64Kb記憶體主機,光是這一項,就使得原本每月平穩的100萬臺左右的銷量,暴增到了170萬臺。
以至於,新創業電子在中國大陸的工廠,都難以供應xRm16cpU,最終,不得不採購了理光公司剛剛投產的xRm16晶片。
新創業電子從大陸的自家工廠購買,成本僅需45美元一顆。而從驪山半導體採購,也僅48美元一顆。但是,理光公司限於成本,銷售高達100美元一顆。嗯,由於每顆晶片要繳納5美元的專利費,所以,實際上是95美元的採購價!
儘管如此,林棋也不得不罵理光公司乘火打劫!用自己授權生產的晶片,高價賣給新創業電子公司。而新創業電子公司急需,只好接受這種一倍高價。否則的話,就滿足不了市場上的大量的訂單,造成更大的損失。
另外,雙核盤古主機首月銷量也是突破了10萬,而四核盤古的銷量則破1.5萬臺。
這個銷量基本上,並沒有讓林棋失望,畢竟,現在的盤古主機還未擺脫“遊戲機”的定位。
後市的“遊戲機”會擁有更好的顯示卡、記憶體,更強大的cpU,因此,售價也遠遠高於普通版本的個人計算機。辦公用的電腦,則是配置要求不高,能用最低配置的就絕對不往高配置,能用整合顯示卡、或cpU、GpU自帶的核顯,就絕對不會配置獨立顯示卡。所以,後世辦公用電腦都是便宜貨,因為,用那麼貴的想要幹嘛?上班時候玩遊戲大作嗎?
但是,在80年代遊戲用的電腦的便宜貨,很少有人會用高價錢去買遊戲機。從70年代開始,遊戲機定位就是100美元,甚至,現在還有大量的50美元以下的低端遊戲主機。
而辦公用的電腦,在這個年代才更昂貴,因為,這個年代率先普及計算機辦公的往往都是較大的跨國公司或者有上進心的公司,這些公司願意為了辦公效率,而付出較大的成本採購辦公用的電腦。所以,這個年代辦公電腦,才能買的上好價錢。
而盤古主機儘管配置較高,但是,各種行業軟體方面,跟pc相比,還是有著巨大的差距,所以,高階的使用者還未把它當回事。
之前購買了原版盤古主機的使用者,難免有點怨氣。雖然,64Kb的記憶體,是可以自己價錢添置一條128Kb的記憶體,但目前128Kb的記憶體條市場價至少要65美元以上。
另外,對多核主機心動,又捨不得淘汰還未到將舊機器報廢的老使用者依然是佔據大多數。
而為了刺激整個使用者群體升級換代新主機,林棋部署了全球範圍內“以舊換新”的戰略。
“以舊換新”策略按照機器的新舊程度進行折舊估值,折舊年限為三年,購買日期算起,每過一天折舊千分之一。也就是購買了三個月的使用者,依然可以折算90%的價值。如果使用者同意以舊換新,購買價值更高的新機器,那麼,舊的機器可以抵扣一部分消費金額。
比如,某個使用者之前以398美元購買了一臺盤古主機,之後,帶著舊主機和發票、消費單據等等有效憑證,門店給舊機器估值回收之後,會給消費者提供“代金券”。代金券只能用於購買門店裡面的新創業電子公司的新主機類的產品。
當然了,以舊換新之後的舊機器,也是有一定的價值的。比如,一部分機器品相好,基本上跟新機器差不多的主機,可以作為翻新機,銷售給經濟比較落後地區的使用者,從而擴大盤古主機的使用者規模。
即使品相一般的機器,也可以拆解,將一部分原件作為維修的備用件。畢竟,新創業電子公司的售後服務長達三年,全部用新出廠的零件去維修也不現實,所以,售後維修的一些部件都是回收的二手部件。當然,即使是二手,也是保證質量,才會使用。
而這種“以舊換新”服務,也可以極大的刺激了消費者升級換代產品的慾望。原本,買下一臺遊戲主機,或許可以用五年甚至更長時間。但是,在推出效能更強的平臺,並且,舊機器可以抵扣一部分的金額,就足以刺激相當一部分的消費者,願意給新機器買單。
而目前的雙核的毛利並不是很高,畢竟,1mb的記憶體,目前還算是頂級配置,價錢佔整機的一半。但好歹盤古雙核主機,整機還是能賺點利潤,不至於像以前盤古主機初上市時,是倒貼錢銷售。
不過,以舊換新政策執行之後,雙核盤古主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