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80年5月,港島驟然颳起街機風暴……
而處於風暴的風口,既是《中華方塊》這款簡陋又經典的遊戲。
“李嘉誠抓住塑膠花的機遇,賺錢的第一桶金。《中華方塊》遊戲機,既是成就下一個李嘉誠的新機遇!”
“開遊戲廳好賺錢的,二十萬投資半年回本,一年翻倍。”
“最賺錢的不是地產,而是遊戲機!”
香港重商的風氣之下,人人都想要發財,但是靠譜的發財機遇,卻是非常罕見,普通人也根本抓不住。但是遊戲廳就不一樣了,一臺遊戲機不過是一萬塊錢,一天回本一百塊,也就是一百天賺回機器的投入成本,之後,就是純賺了。
想要經營上百臺幾百臺的遊戲廳,大部分人或許有心無力。
但是,拿出準備買房的積蓄,投資一家二三十臺街機的小型遊戲廳,很多有積蓄的家庭,還是能夠做到的。
這跟傳銷之類的忽悠不同,至少,目前的街機市場是真的能賺錢。當然了,大量的街機廳成立,逐漸讓市場飽和,那麼,利潤是會降下來。但是,無論如何,街機行業至少有20年的暴利時間段,80年代~90年代,網際網路沒普及之前,街機是很難虧本的好生意。
而林棋準備獨霸香港的街機市場,讓香港的每一個遊戲廳裡面的機器,都是以新創業公司的遊戲為主。
未來資本雄厚之後,甚至會考慮收購街機廳,將香港一半的遊戲廳市場,納入自營。透過這種方式,來打造一個相對穩固的壟斷市場,為自家的產品研發,提供利潤保底。
現在的街機巨頭,主要都是做美國和日本市場,街機的操作介面和文字,也基本上是英文和日文,暫時,大部分的街機公司還根本沒有考慮中文市場,所以,很多街機因為沒有中文版,在香港並不太受歡迎。
除此之外,美國和日本的街機廠商,都不太重視廣告宣傳。即使投入廣告宣傳,也不會在香港投入。
畢竟,街機的推銷,更多是依靠業務人員,直接把遊戲機推銷到街機廳和商場,這些經營場所,既是街機真正的客戶,所以,在媒體上投放廣告,根本就是拿大炮來大蚊子,看起來聲勢驚人,但卻是極其浪費資源。
這些遊戲公司如果把賺到的利潤,在全球各地的市場上打廣告,那麼……好不容易賺到手的利潤,很快就會被廣告費給燒掉。
即使一些街機公司捨得投入本錢打廣告,也只會用在日本和美國,這兩大主流的街機市場上。
那些巨頭根本不會把寶貴的資源,投入到香港這座幾百萬人口的小市場來打廣告,宣傳自家的新街機遊戲。
但林棋不同,由於他暫時不具備跟美日兩國的遊戲巨頭交鋒的本錢,所以才把香港當作大本營經營,不惜代價的強化新創業電子在香港遊戲行業的壟斷者地位,然後,再到世界各地市場於美日大廠爭雄。
日本和美國的遊戲巨頭,基本上都是先本土後世界。本土市場建立完善的發行渠道,對收回投資成本有一定的保底性質。有一定的本土保底市場支撐,才有底氣進一步把遊戲推廣到世界。
“收到36份街機訂單,數量最少的是一臺,數量最多的則是訂購50臺!”張茹將整理好的報告,交給林棋過目,“目前總共收到386臺訂單。”
林棋點了點頭,好奇說道:“訂50臺的客戶,是什麼來頭?”
“是一家日本的公司,叫什麼世嘉株式會社。”張茹說道。
“世嘉株式會社?”林棋不由一愣。
這絕對是遊戲行業的老前輩啊,原本世嘉公司是美國人大衛?羅森於50年代創立,在電子遊戲還未問世之前,已開始經營投幣類的賭博遊戲。
70年代的世嘉公司表現的平平,但是,79年這家公司引進了新任副社長中山隼雄,很快既讓這家公司迅速向電子遊戲方向轉型。
在83年由於雅達利帝國的轟然崩潰,世嘉公司的美國投資者決定退出遊戲業。而中山隼雄聯合日本的財團集資3萬美元,從美國人手中買下了日本世嘉的資產,其後,世嘉公司不滿足街機大廠的地位,而是投入了大量本錢,進軍掌機、電視主機等等市場。雖然,跟任天堂死磕過程中,屢戰屢敗,但靠著頑強的鬥志,成為了僅次於任天堂的電視主機遊戲老二。
原本,林棋想過開拓日本市場,也考慮過跟世嘉公司結盟,但那是要等任天堂公司亮出了肌肉,讓世嘉公司感受到了危機,那時候,才是跟世嘉公司合作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