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電影從被髮明以來,其拍攝一直採用電影膠片進行儲存,直到20世紀末,膠片依然是電影行業的拍攝和放映的主流內容儲存方式。
而在20世紀中期,已經出現了膠轉磁技術,把膠片上內容,儲存到磁帶上。電視機和錄影機播放的內容,都是經過了膠轉磁,以磁帶技術進行讀取和播放。
當然了,電視機和錄影帶的影像雖然已經是磁儲存,但卻僅是模擬訊號,而不是數字訊號進行儲存。
新創業電子公司每天把膠轉磁,並不是轉為模擬訊號,而是一步到位,轉成能夠在硬碟、光碟等等介質中儲存的數字訊號。
也就是採用電荷耦合器件(ccd)進行掃描,把光訊號轉化為電荷訊號。雖然,電荷訊號僅僅是用數字訊號模擬自然界的色彩。雖然同樣是感光,但是,如果感應外界的色彩,其晶片裡面沒有,那麼就用最接近的色彩代替。正是因此,後來評價數碼高畫質攝影最大的缺點是在於不如膠片拍出來的自然。但是,是在清晰度方面,ccd感光元件在90年代就已經超過了傳統的膠片。與此同時,ccd畢竟是半導體,所以,遵循摩爾定律,技術是不斷的在進步。所以,後來的高畫質攝影技術是高畫質,越來越高畫質……
而傳統的膠片攝影,技術潛力幾乎已經走到盡頭,即使投入更多資金和人力物力,對於其效能的提升也是有限的。
這些還並不是後來的數字高畫質攝影打敗傳統膠片的主要因素,更多的因素,體現在數字高畫質的內容,直接可以用計算機程式進行合成、加工。
傳統的膠片攝影,在後期製作方面,劣勢是最為明顯的。剪輯師稍微出錯,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而剪輯師不可能永遠不出錯,畢竟,傳統的剪輯太考驗剪輯師的經驗和發揮了。
隨著電影行業越來越依賴於計算機,那麼,直接用高畫質數碼攝影機拍攝,當然成為了大勢所趨。
“黃先生、高先生,你們看……”一名新創業電子公司的技術人員,在把硬碟接入了大型計算機預留的插槽中,在顯示屏上演示滑鼠鍵盤操作,將轉碼完成的檔案點開。
螢幕中顯示出一段段的錄影。
接下來,這名技術人員開始複製和刪除檔案,說道:“電腦上進行後期製作,無論我們犯下多少錯誤,只要複製儲存了之前的存檔,都可以無限的重來。而膠片,剪壞了一次,就有可能造成重大的損失。目前,我們自主研發的剪輯軟體,可以隨意的對影視影片剪輯合成。也可以新增字幕,重新錄入聲音等等。當然了,特效技術還不成熟,只能用在遊戲和動畫作品中。不過,剪輯合成,卻已經非常成熟。我們不需要依賴於剪刀手的運氣,理論上,可以無限回檔重做,一直做到滿意為止。”
“沒錯!”黃百鳴感覺有點興奮,說道,“光是這一點,就比傳統的後期製作要強多了!”
“一個硬碟即使高達1萬美元,即使用到幾十個硬碟,但是硬碟是可以迴圈使用的。看起來,成本也比膠片要省錢。”高志森也是嘖嘖稱奇。
雖然,黃百鳴和高志森師徒兩人,在香港電影行業算是資深的老鳥,其電影製作的完全稱得上是自學成才,限於眼界問題,他們對於先進的技術是不太清楚的。但是,在新創業電子公司的派遣的團隊,向其解釋膠轉磁的理由和好處之後,他們很快就虛心接受了。
但是……
技術人員不會告訴他們,目前數字技術做後期,一點也不比傳統的剪輯省錢。因為,隨著摩爾定律,機器折舊費用太貴了。包括折舊、電費和各種運營耗損,這臺大型計算機一天的運營成本是30萬港元。兩個月時間計算機只要都是給《開心鬼》做後期,而僅收費500萬元,根本就是賠本生意。只不過,新創業電子公司和新創業影視公司的老闆是同一個人,才能把這個專案推行。
而林棋絕對不會對外宣傳,耗費的成本達2000萬元,而是僅收取500萬,使得電影投資預算維持在1000萬元。
否則的話,電影預算太高,結果搞成了賠本生意,就會有損林棋的顏面。為了讓新創業影視公司,維持拍大片賺大錢的外界形象,現階段,林棋儘可能讓影視專案持續盈利。
當然了,新創業電子公司也不能算全虧,因為,使用超級計算機給電影進行後期製作,這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專利和經驗。未來,新創業電子公司的相關技術成熟之後,會孵化一家獨立運營的特效公司,不僅僅會服務自家的影視後期,而且,會承接全世界的訂單。不僅僅包括影視,而且,動漫、遊戲方面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