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95年2月,春節假日結束後。
林棋回到香港新創業電子集團的總部,將一些過年期間積壓重要專案,快刀斬亂麻,不重要的快速處理掉。而少數重要的,則是需要他一個個的解決。
比如,盤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佈局上市IPO,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這個時代的人們當局者迷,不知道未來的趨勢,林棋卻是因為先知先覺,看的一清二楚。90年代,個人計算機市場的年銷售量,其實已經接近於增長的極限。未來十年,計算機銷售增速會越來越緩慢。
且,隨著計算機硬體的效能增長速度趨緩,十年後,使用者升級換代機器的慾望越來越低,導致計算機越來越耐用,計算機市場的年銷量,也是會持續的走低,一年比一年低,很難看到銷售反彈機型。
可以說,21世紀初的幾年內,計算機市場的銷量其實就會見頂。
而等到智慧手機、平板等等新的智慧終端的問世,進一步會降低計算機的重要性。雖然,手機和平板,並未完全代替計算機,但是,毫無疑問,分流了大量計算機的使用者。
與此同時,在發展增量使用者方面,智慧手機的門檻比計算機更低,導致,後世以使用者數量來看,智慧手機的使用者數量,將會遠遠超過計算機的使用者數量。
也就是說,不能在智慧手機時代之前,將盤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變現的話,將來,肯定會隨著計算機過氣,營收、利潤持續下降,估值也是會不斷縮水貶值,想要上市也賣不上好價格!
而做生意賺錢多慢多難啊?
上市之後,牛市泡麵吹起來之後,無論是在估值巔峰增發新股圈錢,還是拋售股票來套現,都是能提前把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未來的利潤,提前透過資本市場兌現。
所以,牛市從來都是資本割韭菜的,而熊市則是為牛市還債的。
然而,牛市的利益,其實大部分都是被大資本拿走了,但是熊市償債的卻多半是看不清真相的散戶。
散戶在算計上市公司,如果每年增長25%,十年後十倍,實現財務自由。然而,很多大股東,一面將故事講的很美好,但轉手在泡米吹的最大的時期,50倍甚至100倍市盈率,不拋售套現是傻子!
市場上有幾個公司,50倍100倍市盈率的,能靠著十年二十年的經營和增長,能賺回泡米巔峰的市值那麼多的利潤?沒有多少!鳳毛麟角!拿萬科、茅臺、微軟、格力、海爾、騰訊之類的優秀企業的百倍成長神話來忽悠投資者,但是,捫心自問,幾百家上市公司裡面,能出一個那樣的公司嗎?就算是過去增長堪稱神話,但是能保證,未來還能跟過去幾十年一樣嗎?
也正是因為不確定,且,企業經營掙錢的速度太慢了。
所以,很多的資本,選擇是在泡沫吹的最大的時期,一口氣拋售公司的股票,100市盈率拋售,100年的利潤,提前拿到手了,還要辛苦賺錢的公司做什麼?
就算公司每年的利潤有增長,但事實上,企業增速的平均值,跟GDP增速的差不多,上市公司增速平均值,最多比GDP稍快一籌。可想而知,100倍市盈率拋售的股票,絕大部分,未來三十年五十年,想要賺到100倍市盈率的市值,其實並不那麼容易的。
90年代末,全球資本市場大部分都處於估值或是泡沫的巔峰期。21世紀之後,歐洲大部分國家的股票市場指數,都是遠低於1999年的水平。一方面是90年代,歐洲的股票普遍存在泡沫,雖然,不如日本1989年的泡沫那麼大,但是,問題是,歐洲經濟之後20多年基本上停滯,進一步了投資者對於回報的預期越來越低,市場的估值自然也是不斷的縮水。
某種程度上,全球絕大部分的國家的資本市場,在90年代處於巔峰。之後,只有極少數的國家,指數超過了90年代。
就算是全球資本市場的楷模美國資本市場而言,2000年,納斯達克股市也是吹起5000點巨大的泡沫。泡沫被戳破之後,創下1100點新低。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有500家以上破產,40%退市,80%的公司跌幅超過80%,蒸發的市值超過3萬億美元。之後,也是用了15年時間,才重新回到5000點,並且,在2018年,創下8000點指數巔峰,吹起堪比2000年5000點的泡沫。
90年代納斯達克為中心,全球吹起的科網泡沫。任何跟科技、網際網路掛鉤的上市公司,就算是不賺錢,純粹的燒錢吹泡沫,一樣會被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