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基之初,江南各處可收繳茶稅達六十萬兩,如今茶稅多少?崇禎十年,僅浙江一省茶稅就從萬曆、天啟年間地二十萬兩白銀降低到每年十二兩白銀!十二兩!爾等說,這許多的茶稅都到了哪裡去了?如今各處鈔關上每年可以收繳入庫稅銀多少?若是有這六十萬兩茶稅和五十萬兩鈔關船稅在。陛下。何懼內地流寇和遼東建奴?……
那聲音抑揚頓挫鏗鏘有力,聽得守漢也是有些心驚肉跳,若是說起很多大明朝的稅收,比如說鹽稅。偷漏流失的很大一部分。便是他大肆向內地批發走私精鹽所致。不過。如今站立在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又有哪位敢於站出來拍著胸脯說,我和鹽稅沒有關係?
按明代的綱鹽制規定,持有鹽引的商人按地區分為10個綱。每綱鹽引為20萬引,每引折鹽300斤,或銀六錢四厘,稱為“窩本”,另稅銀三兩,公使(運輸)銀三兩。每年鹽產量是6億斤,當時一斤摺合現在596克,總量相當於現在的6。72億斤,而洪武、萬曆時期的官方統計,人口為6000萬,可是鹽稅收入是多少呢?
按照綱鹽制的規定明朝朝庭的鹽稅收入每引得銀6兩6錢4分,應得白銀1328萬兩白銀!但實際上最多時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