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掌管的便是六部的檔案奏疏上奏與下發。由於給事中分掌六部,故稱六科給事中。
六科的掌印長官都給事中不過是正七品,下有左右給事中為從七品,另還有給事中(從七品)若干。六科的品級不過七品,各科人數也不盡相同,但六科的權力卻非常大。
“封駁”:即是輔助皇帝處理奏章,“科抄”,“科參”:即是稽察六部事務,“登出”:登出是指聖旨與奏章每日歸附科籍,每五日一送內閣備案,執行機關在指定時限內奉旨處理政務,由六科核查後五日一登出。
熊汝霖這位戶科給事中,顧名思議。掌管的便是與戶部開支等事有關。莫要小看他這個七品官。若是倒退些年便是戶部尚書和各總督、總理、總統之類的人物見了他也要低聲下氣的好言攀談,更不要說那些總兵之類的人物。
熊汝霖的聲望,倒不是因為這個曾經威風八面的職務,而是因為他彈劾被稱為奸臣的楊嗣昌所起。
“楊嗣昌未罪。盧象升未褒。殊挫忠義氣。至為嗣昌畫策練餉、驅中原萬姓為盜者。原任給事中沈迅也。為嗣昌運籌、以三千人駐襄陽、城破輒走者,監紀主事餘爵也。為嗣昌援引、遭襄籓之陷、重賂陳新甲、嫁禍鄖撫袁繼鹹者,今解任侯代之宋一鶴也。皆誤國之臣。宜罪。”
聽聽,從楊嗣昌到宋一鶴炮口所向之處,無不是血肉模糊。
如今這兩個人竟然一起跳了出來有話要說,卻是令人頗為吃驚。
在朝臣和崇禎、王承恩等人看來,吳昌時屬於那種唯利是圖之人,只要是有利可圖,那就是有奶就是娘,但是此人眼下氣焰正盛,卻是不可不正視。而熊汝霖此人,則是讓大家認為是個頗為迂闊的老夫子,眼裡只有聖人之說,不懂得權衡變通之道。
今天這二位一起跳出來,究竟是為了什麼?
“陛下,我大明自設立鈔關以來,便是為了疏通鈔法,以鈔紙交稅,由商居貨不稅。由是於京省商賈湊集地市鎮店肆門攤稅課……悉令納鈔。前後所設十三所鈔關,皆隸屬於戶部,以稅收用於支付各處征討軍餉犒賞之用。設定鈔關旨在徵收船稅,臨清、杭州兩關也兼收貨稅。由各差御史及戶部主事監收。船稅以載運商貨之船戶為徵課物件。初期按運送路程之遠近和船舶大小長闊不同分等稱船料,估料定稅。”
作為執掌戶部相關檔案的審批頒佈權力業務的戶科給事中,熊汝霖說起鈔關的相關典章來如反掌觀紋一般,將鈔關之事娓娓道來。
“宣德時,設關地區以北運河沿線水路要衝為主,包括漷縣關(正統十一年移至河西務)、臨清關、濟寧關、徐州關、淮安關、揚州關(在今江蘇江都縣)、上新河關(在今南京)。景泰、成化年間,又在長江、淮水和江南運河沿線設定金沙洲關(在今湖北武昌西南)、九江關、正陽關(在今安徽壽縣)、滸墅關(又名蘇州關,在今蘇州滸關鎮)、北新關(在今浙江杭州)。鈔關幾經裁革,萬曆六年,尚存河西務、臨清、九江、滸墅、淮安、揚州、杭州七關;陛下登基後,又在蕪湖設立鈔關。”
“如今寧遠伯所奏,無非是在天津、登萊兩處再設兩處鈔關,因其主要收取過往進出海船之稅銀,故而名為海關。但萬變不離其宗,如何以往之鈔關皆歸於戶部,如今新設之海關卻要歸內監所管轄?寧遠伯此舉,竟有意要將陛下陷一個貪財好貨之名的險地!臣,彈劾寧遠伯!”
“臣,吳昌時亦有此意!”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間皇極殿內立刻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群臣爭先恐後的跳出來附和熊汝霖的彈劾之舉,有那在殿外的翰林,更是急不可耐的找來筆墨開始在殿外廣場上開始草擬彈劾寧遠伯的奏疏。
轉眼間,寧遠伯李守漢便從大英雄大救星變成了過街老鼠,屬於人人得而誅之的那種亂臣賊子。
“陛下,臣有話要說!”
一個聲音在一片口誅筆伐聲中顯得極為不和諧。
“臣想請問列位同僚,方才口口聲聲所說各處鈔關,不知各處鈔關歷年稅收額度多少?可曾收繳入庫?”
“臣雖不才,卻也曾留心過歷年來的各種典籍公文存檔。成化十六年,各鈔關歲收鈔兩千四百萬貫。當銀十二萬兩。嘉靖至萬曆初,歲收銀大體維持在二十三萬兩左右。神宗顯皇帝加意整頓,又有江陵相公所遺留之考成制度,各處鈔關稅收大幅度上升,至二十五年上升為三十三萬五千五百兩。天啟元年又猛增至五十二萬兩,是萬曆二十五年前的兩倍。”
“陛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