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死後要寫上一筆(3)
不可否認,文章也有它無法克服的弱點。這就是,它沒有完全否定“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甚至還肯定它是《毛澤東選集》第五卷“著重闡明的非常重要的思想”。但作者畢竟對其中的一些觀點提出了質疑,這已經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了。單從這一點來看,文章顯然觸及到了當時一個最大的實際問題,不僅使人“耳目一新”,甚至“大吃一驚。”〔8〕
就在這時候,中央黨校開學了。吳江第一次給學員上的就是哲學課。之後,他又作了一個專題報告,著重講了兩條戰線鬥爭的問題,提出要既反右,也反“左”。他解釋說,自50年代以來我們一直反右,不準反“左”,認為社會主義時期只有右的錯誤而沒有“左”的錯誤。結果,在相當一部分人特別是年輕人的頭腦裡,沒有“兩條戰線鬥爭”的概念。中共十一大仍然如此,把林彪、“四人幫”的路線說成是極右或形“左”實右或假“左”真右。總之,人們不知道“左”為何物,談“左”成為最大的政治禁忌。
吳江在報告的第一部分講了“兩條路線”和“兩條戰線”的關係,在第二部分批判了“四人幫”的實用主義哲學。在這部分裡,他講了判斷路線方針是非的標準問題。他說,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證明路線的正確與否,即它是否具有客觀真理性,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它不可能完全在理論範圍內解決,而要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