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前到了林州。
于謙的那幾個家人確實到過林州,不過卻沒在這裡久留。于謙嘆了一回,不過心裡石頭落了地,臉上也帶了笑容,然後就繼續趕路。
在安陽停了兩天,便要往河南首府去。又是一路緊趕慢趕,四天工夫,也到了開封城腳下。踏進開封北城門,于謙這才放下了心。
這一路上,也不是沒有劫道的,也不是沒有暗殺的。半夜過來掀瓦片的,打尖時想往飯食里加點什麼東西的,喬裝打扮半道上攔路的,乃至於美人計想要引開張丹楓和楊廉庭的,無一不足。先前楚方白沒得見識過的江湖上的下三濫伎倆,這回算是都見識了一通了。
雖說每每有驚無險,于謙這一路上也提心吊膽得夠了。
楚方白從沒展過身手,只抱著珠兒在一旁圍觀,至多是出聲指點楊廉庭兩句,小殷也只顧著照看保忠。是以于謙一直都以為,他們一行人,也就只有張丹楓和楊廉庭有工力夫在身——趕車的老黎因為從沒有別的動作語言,早被于謙當作一尊雕塑了。但凡來襲的人超過五個,于謙就要擔憂張楊兩人是不是對方的對手,一副養尊處優模樣的楚方白會不會有閃失。
終於到了開封,河南巡撫和開封縣令都是于謙的故交同僚,為官也都算是方正,于謙在此的安全有了保障,也不由得鬆了口氣。
第二日上,于謙便鄭重向張丹楓和楊廉庭道了謝。然後便言道,到了河南,就算是死了,朝廷的事情也辦好了,便用不著耽誤諸位的時間,來保護他了。言下之意就是,本官要辦正事了,你們也可以自行其是去了。
他言語中沒有官員們的高高在上,就算是瓦剌丞相府里長大的張丹楓也不覺得受到了輕視。這些朝廷的事情,也的確不是他們這些江湖人該管的,楚方白也沒有那個閒心去插手。
於是就想起了在潼口時,定逸說過的,嵩山大會。那時候的確是隨口應了,現在想起來,倒也可以去看看——帶著張丹楓一道去。
第六章 好好看著
第六章 好好看著
反正張丹楓也並沒有什麼事情,他是奉他師父的命令出門遊歷長見識的,那麼跟著某個前輩高人自然要比自己一人孤身闖蕩效果好的多。楚方白自覺自己稱一聲“前輩高人”絕對不過分,跟著他,張丹楓能得到的好處是大大的。
當然,楚方白這種從不幹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的人,自然不會做義務勞動。和張丹楓交好能夠給他帶來的好處,要比他和定閒定逸套好關係來得多。
以楚方白的名字在江湖上游蕩了四年的時間,也算是有了點名頭。但是他來歷說不清楚,行事看起來明顯不是初出江湖的毛頭小子,往往那些江湖人也不會特別真心實意和他來往。日後一旦爆出他的真實身份,那麼今天他的種種好處都會變成處心積慮,用心叵測了。
而如果有張丹楓作為朋友,情形差別就大了。他今日不過是一個才出道的無名小子,日後卻不可限量。如果能在他尚未成名的時候就與他交好,結下一段舊誼,日後相見,以張丹楓的君子作風和多情多義,必然不會為難楚方白,甚至幫忙都有可能。
再者,楚方白本身對張丹楓的好感是從上輩子帶來的。
彼時第一次看萍蹤俠影錄,楚佩瑾才十二歲,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書中亦狂亦俠能歌能哭的張丹楓還是楚佩瑾的初戀。
這時候見到了真人,即便楚佩瑾已經變成了楚方白,年齡也是當年的數倍了,那種好感仍舊在褪色和改變之後有所保留。甚至,隨著這些天的相處,那種好感有所增加。
張丹楓是楚方白在江湖上行走以來,所見到的少有的用非常真誠的態度待人的人。他年紀小,心思純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天性大概也是這樣。
即便是楊廉庭,也在這麼多天同行之後對張丹楓親近不少,更不用說原本就對他沒有惡感的楚方白了。
~~~~~
除此之外,楚方白對張丹楓也不是沒有防備的。張丹楓在萍蹤俠影錄裡到中原的目的就是探察中原兵力佈局,刺探朝廷上的訊息,尋訪當年他張家的寶藏,以期日後復國。
雖說之後他因為實在是愛國愛民,也不顧這國家到底是誰的了,一心幫助大明朝抵抗瓦剌,保衛百姓。
可現在不是正統十四年,離土木堡之變還有長長的四年時間,這時候的張丹楓還沒面臨著數百萬百姓的存亡,他如何選擇,那可就真不一定了。
不牽扯到民族大義,張丹楓和大明朝的朱家可是有著國恨家仇。萬一他真的按照他爹張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