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塊地確是不太好。先前,當鋪裡也說,那塊地盡是石頭塊,白送都沒人要。爺你要是想買,隨便給個幾兩、十幾兩銀子就成。”那人一咬牙,報出個數。
“啊?”這個價位讓孫元起大吃一驚:這也太少了吧?
那人看孫元起一臉吃驚的模樣,頓時涕淚俱下,“噗通”跪下了:“爺,這就是咱最後的家當了,請爺隨便賞幾兩銀子,讓咱全家做個飽死鬼,到了陰曹地府,也感謝您的大恩大德!”
“趕緊起來,趕緊起來。”孫元起連忙把他扶起來,“那你把地契給我看看。”
那人擦擦眼淚,把手中的地契遞給孫元起。有些毛糙的紙上,大致畫了四面的邊界,最後有句話,孫元起看清了:“計山田二千五百七十一日五畝半。”
“二千五百七十一日?”孫元起仔細看了半天,確認那確實是個“日”字,便有些疑惑地問:“日是什麼意思?”
“……”老鄭聞言一愣。
孫元起以為他沒聽明白,指著地契上面的文字說:“就是這個字!”
“哦,一日六畝。”那人立馬解釋道。
清代還有這個計量單位?真奇怪。孫元起想了想:“這樣吧,這塊地畢竟是你家祖上傳下來的,如果賤賣了,不僅你,作為買家,我也不好看。況且,你們一大家子都靠著這吃飯,我也不能看著你們把地賣給我了,以後捱餓。如果你要想賣,我給你一日地一兩銀子,零頭都摺合成整的,攏共兩千六百兩。你看行不行?”
“兩……兩千六百兩……銀子?”那人嘴張得能塞緊拳頭。
“你看行麼?”孫元起又問了一遍。
“行!太行了!謝謝爺!我們全家一輩子不忘爺的大恩大德……”說著,那人眼淚又下來了。
一直站在旁邊的老鄭開腔了:“如果行的話,那你把你本家找幾個來,做個見證,把手續給辦了吧!以防夜長夢多。”
那人跟兔子似的,竄出門找人去了,一會兒,就連拖帶拽地扯進來幾個瑟瑟索索的人來。孫元起隨便找了個鄰居,雙方簽了絕賣的合約,按了手印,再吃頓飯,那一萬五千畝的辦校土地就到了孫元起的名下。
這樣,終於賣出了建校的第一步。
三十、創業艱難百戰多
土地到手之後,第二日,孫元起放下手頭的事情,帶上老鄭、周宗武、張純、劉斌幾個又跑了一趟。
這次目標明確,倒是比前一回快許多。即便如此,從德勝門到達河邊,也有四十里地。按照地契,兩邊河灘都在孫元起名下。
孫元起下了馬車,一邊看,一邊向幾個學生交代相關事宜:張純、劉斌先到四處看看,回去以後要大致畫一下這附近的地形,以供設計時候參考。周宗武跟在自己身邊,手裡拿著紙筆,隨時記錄能想到的一些事情。
這條小河也就七八米寬,安靜地流淌在十來米寬的河床上。現在因為天旱,而且天氣比較炎熱,捲起褲子就可以徒涉過去。如果是冬天呢?如果是河水暴漲呢?所以,等建築設計事務所來了,現在河上架座橋。對了,學校大門要建在河南面,這樣,小河就成為校內一景。
過了河,從河邊到山腳下有三四百米,是片略微傾斜的平地,長滿了雜草和小樹,地上都是大大小小的鵝卵石。幾個人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孫元起首先想到的是,過了橋,得是一條寬廣厚實的水泥路。不然這一下雨,可就沒法走人了!
走了一會兒,孫元起吩咐道:這兒以後要建個操場,再有一個體育館、一個大講堂。
說著講著,到了山腳下。迎面的這座山不高,估計也就一兩百米,山勢平緩。這種野山平日裡罕有人跡,連條上山的路都沒有
“孫先生,”老鄭撥開面前的一根樹枝,“這山上夠荒的,怎麼也得先修條路吧?”
孫元點頭:“是得修條路!”
“家裡面養了那麼多閒人,天天吃飯不幹活,不如讓他們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看來老鄭對養了一大幫閒人,心裡早就憤憤不平了。
孫元起心想:也是,總不能就這麼養著呀。但如果先修路的話,以後設計師來一看,說影響學校總體規劃,那不是添亂麼?咱不能幹外行指揮內行的活兒!
“這樣,回去以後,讓老趙帶著那幫人,先把河灘給平整了,再蓋一排房子。一是以後來了,有個落腳的地方;二來,為將來大規模建設,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走在最後的周宗武好奇的問:“先生,這山那麼荒,你說有沒有什麼野獸啊、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