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常學習中,有什麼新見解、新發現,也歡迎你們投稿。比如周達你做出的那幾道數學題,非常巧妙,就可以寫出來發表嗎。對了,同學們,投稿發表有稿酬哦!”
很顯然,最後一句被學生無情地忽視了。
五十六、話無心曲不同商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孫元起一直非常認可這句話。
《經世大學學報》要辦好,在第一期必須要有重量級的論文、或者重量級人物的論文發表,才能吸引更多人的眼光。自己要寫一篇,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只是自己唱獨角戲,未免太無趣了些。這時候,孫元起想起了愛因斯坦。
在回國之後,孫元起已經見過這位大牛一次,或許是初來乍到,在他蹩腳的英語中透露出一絲嚴謹,或者是謹慎。除一再表示感謝外,他隱晦地表達出自己不善於授課,可能無法出任教職的意思。孫元起自然知道。這位大牛隻是為了那份豐厚的薪金,才漂洋過海,不遠萬里來到遠東。他現在需要的,就是能坐下來,安靜地思考那些玄奧的物理問題。
孫元起最大程度地滿足了他:首先,讓他在自己任所長的iprt(instituteofphysicalresearchandteaching,物理傳習所)出任副職,職稱是副教授。其次,平日不用去上課,只要參加每週兩次的全所人員討論會,發言與否,悉聽尊便。其餘時間,可以自由支配,任你在辦公室中發呆,還是回家睡大覺。
很顯然,愛因斯坦對這個安排非常滿意。
趁著週末的下午,孫元起和薇拉帶著禮物,到半山居愛因斯坦的寓所拜訪。
還沒有進門,就聽見屋裡傳來悠揚的小提琴聲。對於音樂,尤其是西方古典音樂,孫元起是一竅不通。雖然不懂,可是能感覺到曲風非常明快,小提琴以激動人心的快速演奏。薇拉卻是內行,一耳朵就聽出此乃“西方音樂之父”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第四號。
老趙正要上前叫門,兩人急忙阻止。就佇立在屋外傾聽,直到一曲終了。
前來開門的是愛因斯坦,他的妻子米列娃腿腳不太方便。一陣寒暄,主客來到客廳。進屋就能看見擱在八仙桌上的小提琴,顯然這就是剛才演奏樂曲所用。
“愛因斯坦先生,原來您還是一位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啊!”孫元起讚歎道。在科學史上,愛因斯坦的小提琴演奏技能,和他的桃色新聞一樣出名。
“謝謝誇獎。要知道,我少年時代的夢想之一,就是成為帕格尼尼那樣的演奏家!”年輕的愛因斯坦不像後世學校中所掛的畫像那樣,一頭亂糟糟的長髮,滿臉皺紋,叼個菸斗。相反,打點得非常乾淨,具有德國風格的格子紋西服,潔白的襯衫,打著領帶,頭髮雖然蓬鬆,卻還整齊。只是嘴上一抹鬍子,對於只有二十三歲的他來說,略略顯得有些古怪。
說話間,米列娃歪歪扭扭地端出茶水和點心。薇拉和老趙見狀,連忙上去接手。話說這半山居日常的洗衣、打掃乃至飯菜,都是由校工負責。只是各家的日常生活起居,卻無法顧及了。尤其是這些外國老師,本來就和校工語言不通,加上生活習慣不同,很多事情必須親力親為。孫元起也有些歉意:“冒昧來訪,給你們添麻煩了!”
“不不不!”愛因斯坦連連搖頭,“你們能來,我們非常高興。如果你不來,我和米列娃還打算這幾天去拜訪你呢!”
“哦?生活還是工作上遇到了問題?”孫元起急忙問道。
“不不不,工作生活都很好,這裡對於我們來說,簡直就是梭羅的瓦爾登湖,再好不過了!”愛因斯坦答道,“是學術上的問題。失陪一下,我去書房拿些資料過來。”
說罷,愛因斯坦起身上樓。
這時,米列娃解釋道:“愛因斯坦很早以前就非常關注相對運動的問題。他在上中學補習班的時候,就曾想過,假如一個人追著光跑,他能看到什麼?據他推想,應該能看見一個不隨時間變化的波場。一個不隨時間變化的波場,那應該是什麼樣子?他進而意識到光對於任何人都是運動的,不可能靜止。呵呵,那時候您的論文還沒有發表,我們都不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只認為光是一種電磁波。;
“到了大學,我和愛因斯坦是同班同學,聽他說起這件事,也非常好奇。這些年,我們也一直思考這個相對運動的課題,直到我們在《science》上看到您的那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以及質量與能量的關係》的論文。閱讀您的論文,覺得以前的疑問迎刃而解,而且很多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