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起過多惘悵。今年除了原先的大、中、小學堂之外,
還增加留學生院和研究院。這兩個都屬於開天闢地第一回的新鮮事物
,大家也是大姑娘上驕頭一回少不得摸著石頭過河。幸而孫元起在研
究生院混過三年,大致知道些規程,省卻無數彎路。(。。請記住我)
最近兩三年,每當秋季開學之時,孫元起都遠在大洋彼岸只辛苦
了張元濟、羅振玉等老師。現在難得出現在學校忙碌的人群裡面,他
自然需要更加的努力。
這一日,孫元起正在和羅振玉商量留學生課程安排,保安氣喘籲
籲地過來報告:“曰本公使帶著留學生來報道了!”。
對於曰本學生最先到達這一點,孫元起並沒有什麼懷疑,畢竟日
本和中國是一衣帶水的近鄰。只是吃驚他們為什麼來得這麼早:現在
離留學生開學還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呢!
人家既然來了,就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孫元起和羅振玉、一齊
來到大門口迎接。
只見門口停了好幾輛馬車,數位穿著西服的中年人,想來是外交
官:還有兩三位穿著長袍馬褂自然應該是外務部的官員和通譯:然後
就是排列整齊地十幾個青年學生,穿著一水兒的黑色海軍立領制服
,帶著沒有軍微的海軍帽,真的是朝氣蓬勃、神采飛揚。
經世大學的學生,在現今中國的學校已經算是最好的,可小學生
不免跳脫,大學生又太過沉穩,只有中學生勉強能與眼前的曰本留學
生比擬,卻又少了那股奮起的精氣神。在孫元起記憶中中國歷史上能
和這些留學生比擬的中國學生,只出現在五四運動前後、以及改
革開放初期。因為在這兩撥學生中你能從他們眼裡看到苦難壓迫激發
出的勃勃生機,還有肩負祖國振興希望的雄心壯志!;
雙方走近的時候,羅振玉稍稍走慢了一步,讓出孫元起走在前面
。那邊外務部的官員早迎了過來,朝孫元起拱手長揖:“卑職外務部
考工司郎中賀仁立參見孫大人!”。
孫元起也拱手作禮:“賀大人好!…”隨即低聲囑咐道:“既然
現在是在學校還煩請您稱呼我為“校長,吧!”。
賀仁立立馬改口,指著一位四十多歲西裝革履的曰本人介紹道:
“孫校長,這位是曰本駐華特命全權公使內田集哉大人。”。
孫元起客氣地說道:“冉田先生好!”。
沒想到內田居然懂漢語,鞠躬之後丹一口標準的北京腔回答道:
“孫校長好!初次見面請多指教!”。
“內田先生客氣了!”。孫元起點點頭,指著身邊的羅振玉、介
紹道:“這位是我們學校的副校長羅振玉先生,他主要負責留學生相
關事宜!”。
“羅先生好!”。內田又是一個鞠躬,隨後說道,“請允許我也
介紹一下。”。
得到首肯後,他指著身邊一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這位是我
大曰本帝國東京帝國大學田中館愛橘教授他也是我國最早派出到西方
的、在國內上過大學的留學生之一,主要研究重力學和地震學,在
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
孫元起連忙拱手:“田中先生好,久仰大名!”。
其實,孫元起之前根本沒有聽說過這個人。
這也不怪孫元起,畢竟這位“在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的教授
從來沒有在物理課本中出現過。
事實上,這位“田中先生”。在本國還真是赫赫有名。他1882年
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物理學科。1888年,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
跟隨開爾文爵士學習電磁學,次年轉到柏林大學。1890年獲理學博
士學位後歸國,就任東京帝國大學教授。1891年名古屋發生大地
震,死亡7000餘人,因而他轉入對地震的研究,建立了東京大學地
震學研究所。這成為他後來主要的研究方向。
田中館愛插是曰本明治時代末期和昭和時代初期的國際聞名的物
理學家,在地球物理學和度量衡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