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口。
楊度卻不以為然:“俗話說得好,皇帝不差餓兵。朝廷既然派你去四川負責剿撫事宜,總不能讓你赤手空拳去和那些亂匪廝殺吧?我看不如這樣,你向朝廷上奏,就說鑑於目前四川新軍作亂,兵匪不分,此次入川平叛困難重重,懇請朝廷允許你自募一混成協兵力。如果朝廷不許,你正好有藉口不去四川;如果允許,那你入川之後,至少也有應變之力。”
孫元起摸著胡茬思考片刻:朝廷對於軍隊控制,向來極嚴,估計不會批准,自己就可以逃過一劫。關鍵在於,如果批准了呢?
貌似後世歷史課本上說,中華民國政府於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隨後清政府便籤署遜位詔書,全國走向共和。眼下已經是1911年10月14日,距離勝利不到兩個半月,自己路上耽擱一下,就能把這段時間給熬過去。民國政府一成立,四川問題迎刃而解,自己也就可以名正言順回北京了。
想到這裡,孫元點頭:“這樣也好。對了,一個混成協大概多少人?”
沈翔雲開啟抽屜,拿出一份檔案遞給孫元起:“大人,混成協只是臨時過渡性單位,沒有一定的標準。如果按步兵兩標,炮兵、馬兵各一營,工兵、輜重兵各一隊的標準來計算,約有5500人。但實際人數多有不足,正常在4200人左右。少的像駐紮奉天省城的第一混成協,只有三千人;駐紮江蘇清江浦的第十三混成協更少,只有兩千四百人。”
孫元起接過檔案,只見上面詳細羅列了大清十八個混成協的駐防地點、官兵編制、武器裝備等情報。看完隨手丟在一旁,皺著眉頭說道:“即便我們按照最小的混成協編制,豈不是還有1400人的缺口?萬一朝廷允許我們自建一協,我們倉促之間上哪兒招募那麼多人?”
楊度哈哈大笑:“百熙,那你也太貴人多忘事了吧?上次去東北防疫,二十天之內你便在山海關聚集三千多人,如今只缺兩千人就難倒你了?”
孫元起道:“這和上次可不同!上次東北防疫,雖然也有生命危險,但只要處置得宜,並無大礙。這次入川可是真刀真槍的幹,沙場之上,生生死死誰說得準?萬一出現傷亡,我豈不是愧對天下學生父母!”…;
楊度“譁”地開啟摺扇:“這就要看百熙你的本事嘍!”
“我的本事?我除了教書,還有什麼本事?再說,即便劉伯溫重生、諸葛亮再世,誰又能保證打戰時一個不死、一個不傷?”孫元起答道。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楊度搖頭晃腦地背誦道:“這段話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是你們孫家先輩的不朽名作。朝廷此次命你暫署四川總督,節制諸軍,負責剿撫事宜。注意,是‘剿’和‘撫’,只要你能說服蜀中青年學子,讓他們放下刀槍,和平解決問題,不戰而屈人之兵,同樣可以達到平叛目的,又怎麼會出現傷亡呢?要知道,混成協士兵是你的學生,蜀中那些青年也十有七八是讀你編寫的教材長大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孫元起不禁默然,半天才說道:“你們還是先幫我擬封奏摺吧。朝廷允不允許我們募兵、我們要不要入川,都還在兩可之間。現在奢談以後的事情,未免太痴人說夢了。”
半個小時之後,孫元起拿著寫好的摺子找載灃討價還價去了。孫元起前腳剛出門,楊度後腳就進了電報房,低聲吩咐道:“把這份密電發給東北。還有,發完別忘了把底稿燒掉。”
現在讓我們把目光轉向東北。
舒蘭,地處長白山脈張廣才嶺與老爺嶺匯合處,在清末它只是位於吉林省府東北、距離吉林府不到200裡的一個小鎮子。這個並不繁華的鎮子,因為月前一支兩千多人的部隊突然到來,而顯得有些緊張和喧鬧。好在這些軍人雖然穿著與正規軍不同,手裡拿著槍炮,態度卻比較和藹,軍紀也好,這些日子並沒有出現姦淫擄掠、燒殺搶奪的事兒,總算讓鎮子上男女老少鬆了口氣。
這支隊伍就是趙景行、閻錫山、蔣志清等人。孫元起走後,他們便如蛟龍入海、猛虎歸山,徹底沒有了管束。在楊度的縱容下,很快隊伍擴充到了2500人。
前三個月,他們確實如同楊度所說,在濱江廳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把一群學生、農夫、無業者鍛鍊成標準的軍人。三個月之後,他們開始了對周邊土匪的圍剿,圍剿物件完全沒有侷限在血鬍子身上,只要是土匪,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