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下來,道:“呂卿須知朝廷要勵精圖治,便要天下讀書人齊心協心,這一層見識,你比不上石越,朕決定就讓佘中做今科狀元,並且要好好獎勵白水潭學院。”
呂惠卿萬萬料不到偷雞不成蝕把米,他心裡悻悻,臉上卻是一副認為皇帝無比英明的樣子,高聲說道:“陛下聖明。”
趙頊笑著點點頭,又道:“說到石越,倒讓朕想起一樁事來。朕想把王丞相家小娘子賜婚給石越,石越卻說蘇轍、程顥為媒,先說了桑充國的妹妹。這本鴛鴦譜竟是還沒有寫好。”
呂惠卿大吃一驚。他第一個念頭就是:石越如果和王安石和好,以後還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嗎?好不容易穩定情緒下來,呂惠卿在心裡尋思了一會兒,不禁啞然失笑,暗道:“我這是杞人憂天。石越和王安石,到了今天這個地步,豈是一樁婚姻可以和好的?他們雙方誰又肯讓步?況且一門兩相,是本朝的忌諱,只要王安石在位,石越身為他的女婿,連個正式的職務只怕都不能擔任;石越若真成為王安石的女婿,那就得拒絕桑充國的妹妹,正好離間二人關係,舊黨一向欣賞石越,若石越變成王安石的女婿,他們對石越只怕平白便要多了一層疑慮……”
他心思轉得極快,主意拿定,便笑道:“臣以為王家小娘子才貌淑德,無一不備,王丞相與石越又都是朝中重臣,二人門當戶對,實在是天造地設之合。臣聽說桑充國之父,是一個商人,而桑充國雖然名滿天下,畢竟也沒有功名,與石越門戶不對,並非石越的佳偶。”
趙頊笑道:“卿家所見,正合朕意。奈何石越這個人重情重義,桑家當初對他有收留之恩,他就唸念不忘,一直把桑充國當成兄弟看待。現在桑家提婚在先,只怕很難說服他改變主意。朕的意思便是想讓卿給朕推薦一個好的媒人。”
“媒人?”呂惠卿怔住了,想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陛下,王丞相同意了嗎?丞相的脾氣……”
“朕已經提過了,以石越這樣的佳婿,王丞相自然不會反對。”趙頊說話全然不顧事實,其實王安石也相當矛盾,站在父親的角度,他當然希望自己的愛女有一個好的歸宿,石越前途無量,堪稱本朝現在第一金龜婿,他也提不出反對的理由來。而且他心裡也未必不希望石越能成為自己的一個臂助。但是另一方面,從政治現實來說,如果石越和自己一直是政敵,那麼嫁在吳充家的大女兒就是前車之鑑,那樣子完全是害了自己的女兒。這樣的情況,王安石怎麼可能不猶豫?不料皇帝竟然一廂情願地認為王安石那一點點遲疑,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第十二章 婚姻大事(18)
呂惠卿並不知道這些情況,想了半天,終於說道:“有兩個人去做媒,或者有用。”
“哦?快快說來!”趙頊有點急不可耐了。
“一個是曾布,他和石越交好,而且口才亦不錯;一個是蘇軾,他去說媒,比他弟弟蘇子由要強。就是遠了一點。”呂惠卿倒頗有知人之明。
趙頊本是希望呂惠卿毛遂自薦,不過想想終不可能,便笑道:“便讓曾布去吧。為此事把蘇軾調回來,也太過分了,到時御史又有得說了。殿試一完,便讓曾布領了這樁差使。”
熙寧六年的殿試,在歷經風波之後,最終以白水潭學院的高材生佘中高中狀元,皇帝親賜白水潭學院“英材薈萃”牌坊,另賜白水潭學院良田二十頃,所有教授每人絹三匹這樣的歡喜結局結束。可以說這次殿試正式鞏固了白水潭學院在大宋的歷史地位,隨著白水潭學院的學生一批批成為大宋的精英,學院對大宋的影響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深。
在殿試之後,宋廷也正式公佈了對熙河陣亡以及有功將士的褒賞,田烈武因為族父田瓊戰死被追贈為禮賓使,朝廷錄其子侄四名,他也沾光受封為從九品的“殿侍”、“陪戎副衛” ,成為大宋朝最低一階的武官。雖然官職低微,每個月的工資只有區區四貫,外加每年春冬絹六匹、錢四貫的年終獎,但對田烈武而言,總算朝著自己的目標邁出了可憐的第一步。
然而拋開這些不說,這一年三月春風之中的殿試與獎賞,卻似乎都帶著一點桃花的色彩。那些頭上戴著金花紅花的進士們,私下裡議論紛紛的,是各種各樣關於石越婚事的傳言。新科進士們出於種種原因,大部分在內心都傾向於希望石越娶桑充國的妹妹為妻,但也有不少人堅定地認為,皇帝指定的婚姻,對於大宋的前途更有利。
實際上這件事自從悄悄地傳開之後,上到文武百官,下到市民百姓,都對“石學士”的婚姻大事充滿了興趣。官員們各有各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