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阿旺緊緊抱著手中的書冊,淚已盈眶。
梓兒忙輕聲安慰道:“阿旺,別傷心了。先坐會兒。”
阿旺倚著室中一張椅子坐下,輕聲說道:“奴婢本是黑衣大食③人,這兩部書中,《音樂之精華》本是我族四五十年前一位賢者所著,這部《論音樂》,據扉頁上所介紹,卻其實不是我族人所寫,而是很早以前的庾那人歐幾里德所著,在一兩百年前,這本書被譯成我族文字出版。奴婢見此家鄉之物,不免觸景生情。”
阿旺雖然幼小被賣,卻也因此受過良好的教育,對於阿拉伯歷史,也能略知一二。她口中所說的《論音樂》被譯成阿拉伯文一事,便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百年翻譯運動”,阿拉拍人用了超過一百年的時間,把古希臘作品轉譯成阿拉伯文字,這件事對於歐洲影響至深。
梓兒這時聽阿旺敘說,心中其實不知所云。當時中國人對西域以西完全沒有清晰的概念,石越的《地理初步》也不曾敘及當時各國的狀況,不過是略言其要,因此在桑梓兒這樣的宋人心中,所謂的大食夷人,只怕和契丹党項人並無多大分別,反正不是漢人便是了。不過她天性善良,為了安慰阿旺,便指著《論音樂》,說道:“阿旺,你翻譯幾頁這本書給我聽吧?”
阿旺微微點頭,翻開書頁。一邊翻看一邊輕聲用漢語讀出,不料歐幾里德的《論音樂》,竟和數學也關係密切,雖已譯成阿拉伯文,可真要轉譯成漢語,對阿旺來說,還是十分的困難,她拗口晦澀的譯著,梓兒不知其味地聽著,竟然慢慢趴在她身上睡著了。
數日之後。
趙頊一面瀏覽手中的卷子,一面對呂惠卿笑道:“呂卿,這個佘中,幾篇策論做得花團錦簇,倒真是個狀元之才。”趙頊抱著一股年輕的銳氣想要勵精圖治,對於人才的選擇頗為留意。
呂惠卿聽皇帝提到佘中,眼角不由一跳,幸好馮京、石越等人不在,否則的話,馮京和石越不趁機落井下石才叫怪事。他心裡轉了幾個念頭,試探著說道:“佘中是白水潭學院有名的才子,桑充國的高足。”
“桑充國……”笑容突然僵在了趙頊的臉上。
這個年輕的皇帝,對桑充國,雖然惡感已經消除不少,但是說好感卻遠遠談不上。所以雖然迫於石越的請求,欽賜他白水潭學院的山長,卻始終不肯賜一個功名給他。而桑充國雖然名滿天下,但是朝中大臣也沒有人願意推薦他……這件事固然是政治現實使然,但還是顯得相當的弔詭。對於趙頊來說,這次他反對石越和桑梓兒的婚姻,也未必全然是因為他希望石越和王安石聯姻。
第十二章 婚姻大事(17)
呂惠卿察言觀色,知道“桑充國”這三個字讓皇帝聽起來心裡不舒服。便趁勢說道:“此次白水潭學院考中的進士有一百多名,五十名院貢生竟然考中四十二名,若說培育人才,白水潭學院的確是天下無出其右。”
已經做到內西頭供奉官的李向安偷偷用眼睛瞄了呂惠卿一眼,且不說他和石越交好,內頭自李憲以下能說上幾句話的那麼十來個宦官,哪個沒有收過桑俞楚的禮物?呂惠卿這句話,明裡是誇白水潭,實際上還是想把皇帝向“朋黨”兩個字引。李向安心裡雪亮,不由得暗罵呂惠卿陰險狠毒。
呂惠卿見皇帝沉吟不語,又繼續說道:“陛下,臣以為這件事情,有喜有憂……”
趙頊眉頭一皺,搖了搖手,說道:“卿過慮了。桑充國一介書生,能有多少作為?白水潭多出人才,是國家之幸事。”
“陛下不見宣德門叩闕之事?書生未必不能沒有作為。”呂惠卿這是存心把桑充國往滅門的方向引,他心知真要搗了白水潭學院,石越便不足為懼。
不料趙頊臉一沉,厲聲說道:“肯在宣德門前叩闕,說到底還是忠臣所為。依朕看來,白水潭的學生見事明白,頗有才俊之士,此是國家之幸事。朝廷若老是懷疑他們,以後如何勸天下人讀書?那隻會讓士子寒心。”
優待讀書人,那是宋室的祖訓,加上趙頊自知若在這件事上松一點口風,朝堂之上,只怕不知道要亂成什麼樣子,石越也難以善處。總算他這件事還算果斷,打斷了呂惠卿的想頭。一邊的李向安也暗暗鬆了口氣。
呂惠卿見皇帝作色,心裡嘆了口氣,裝模作樣的叩頭謝罪。他認為這完全是因為皇帝對石越的寵信一時間無法動搖,呂惠卿並沒有看到,京師的官員在白水潭做兼職做教授的有一百多人,而且個個都是名流。因此白水潭就算沒有石越,皇帝也不會輕易去動。
趙頊見呂惠卿謝罪,便把語氣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