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4/4頁)
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透過對以往文學史觀念的重新審視和界定,實現重寫文學史的學術理想。
經一番論爭過後,通俗文學不僅沒有再次從文學史中銷聲匿跡,反而備受研究界注目,對於“雅/俗”文學的研究,也成為許多研究者轉而研究的新課題,金庸的武俠小說作為當代通俗文學的代表,更是受到廣泛關注。1998年,美國、中國內地以及臺灣,分別召開了金庸小說研討會。隨著“金庸熱”的再一次升溫,20世紀90年代末期,中國內地再次掀起“金庸論爭”,而這次論爭的起源卻是同樣進行“通俗文學”創作的內地作家王朔。1999年11月1日,《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了題為《我看金庸》的文章,作者王朔以其獨有的、為廣大內地讀者所熟悉的調侃筆調批評金庸,認為其作品“從語言到立意基本沒脫舊白話小說的俗套”,主題是“以道德的名義殺人,在弘法的幌子下誨淫誨盜”,人物則“狹隘,粗野,視聽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嚴重障礙,差不多都不可理喻,無法無天,精神世界幾乎沒有容量,只能認知眼前的一丁點兒人和事,所有行動近乎簡單的條件反射”,將金庸小說與四大天王、成龍電影和瓊瑤電視劇一同列為“四大俗”,並將新時期文學、搖滾、北京電影學院的幾代師生和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十年列為“四大支柱”。此文一出,引起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許多媒體為此特別開設專題,引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