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2/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復。惡性迴圈,他的心中永無寧日。”
崇禎在位期間,死於他手下的高階官員共計有:輔臣(相當於總理)1人、尚書4人、總督、督師7人、巡撫11人,侍郎以下的官員則難以計數。到了崇禎後期,一向渴望仕途通達的官員們甚至也認為出相入閣乃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為說不定哪一天就會因某一件事情得罪這位喜怒越來越無常的天子,轉瞬之間從位極人臣到腦袋搬家。
皇帝向臣子募捐
崇禎除了應付年年從未斷絕兵事之外,還需應對各地此起彼伏的乾旱、地震、蝗災、疾疫。要剿流寇,要賑災區,要防邊患,這一切都離不開一件東西,那就是:錢。
崇禎深感國庫空虛,手頭拮据。可那老百姓已經榨乾了,怎麼辦?無可奈何之下,貴為帝王的崇禎也顧不得許多了,只好砸鍋賣鐵,把宮中的金銀器皿拿出來應急,甚至變賣從萬曆時積存下來的老人參,剩下來的就得號召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助餉,採取募捐一策了。
崇禎十二年,崇禎找上了富甲一方的皇親武清侯李國瑞,要他為國分憂,貢獻四十萬銀兩為餉,李國瑞見數目巨大,死活不肯出,一口咬定拿不出這麼多錢。不過崇禎對其底細也略知一二,當然不行,催逼更急。這李國瑞索性耍開了無賴,也來了個砸鍋賣鐵,將自家的房屋標價出售,家用器皿什物則拉到外面變賣,以示一無所有。此舉令崇禎怒不可遏,遂將李國瑞入獄,奪其爵位。李國瑞哪禁得起這個,不久便驚怒而亡。如此一來,外戚譁然,紛紛抱怨崇禎不顧恩義親情,更聯合起來抵制募捐。崇禎本人事後也頗為後悔,加封李國瑞7歲的兒子李存善為侯,所追繳的這四十萬銀兩最後也全部退還。皇親既然反悔,官員自不會熱心,募捐一事也就這樣不了了之。
從崇禎元年起,在陝北就鬧起了農民起義,這使崇禎帝如坐針氈,食不下咽,沒有一天不在想著如何“剿匪”。然而,經過十幾年的“剿匪”,由闖王李自成率領的一支農民義軍卻越戰越強。1643年,這時的“流賊”李自成已在西安建立了農民政權,他的百萬大軍懷著必得天下之志從西安出發,此後又從軍事要地宣府、大同進逼北京,並相繼攻陷了平陽和太原,大明帝國的心臟北京城已指日可下。這時候的京城,缺兵少糧,守備虛弱,大明的局勢可以說已到了火燒眉毛的窘狀。
無計可施的崇禎特地召見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和戶部、兵部的官員們,討論放棄寧遠,調吳三桂軍隊緊急入衛北京。但吳襄卻提出,如果讓吳三桂進衛北京,大約需要100萬兩銀子的軍需。100萬銀子在畢生儉樸的崇禎眼裡,是一筆龐大得令他肉痛的數字。他不能忍受一下子付出這麼多的銀子,為此,崇禎只得放棄了這一原本還算不錯的計劃,然後坐困城中。
為了堅守京師,籌餉是一個大事。從召見吳襄之後,崇禎就多次向戶部提出要解決這一問題,但此時的大明王朝已是油盡燈滅,國庫裡的儲存竟然僅有區區40萬兩。戶部的官員面對崇禎嚴峻的責罵也仍然無計可施,而與此同時,崇禎個人的財產卻豐厚無比。為此,大臣們反覆上疏懇請,希望崇禎能拿出屬於他個人的內帑以充軍餉。這無疑是要崇禎的命,他向大臣哭窮說:“內帑業已用盡。”左都御史李邦華大概著急了,也顧不得是否當眾頂撞聖上了,他說社稷已危,皇上還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嗎?皮之不存,毛將附焉?話已說得再明白不過了,崇禎卻顧左右而言它,始終不肯拿出一分一厘來保衛他的江山。
到了李自成攻佔北京,從他的宮內搜出的白銀即多達3700多萬兩,黃金和其他珠寶還不在其中。這麼多錢,若真是放用來賑災助餉,可能李自成也不反了,清兵也進不來了,自己也不用煤山自盡了。為了節省100萬而丟掉了3700萬,乃至整個無法估價的萬里江山,這本是一筆再簡單不過的賬,但自幼聰明好學的崇禎皇帝卻到死也沒有算清楚。
國庫中沒有錢,皇帝有錢卻不想出,想再殺雞取卵或是竭澤而魚地從百姓頭上搜刮也已既沒有充足的時間,且沒有充足的地盤了。這時,崇禎皇帝萬般無奈,只得要求文武百官無償捐助,但天下最富的皇帝對拿錢來保自己的家天下都不樂意,又有幾個官員肯拿出他們手裡的錢呢?崇禎無奈,只得遣太監徐高通知周皇后之父、國丈嘉定伯周奎,讓其捐10萬兩,以便起個表率作用。老丈人周奎年歲雖大了些,可對自己的口袋一點也不含糊,你皇上都不出錢,哪裡又該我們這些當臣子的出呢?只是這話他不敢說出來,而是一個勁地哭窮,堅稱沒有。徐高再三說明上意,周也漫不經心,毫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