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4/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過人的思想;而過人的思想,因有過人的學習。“學習”二字,是解開康熙一生開創大業秘密的一把鑰匙。康熙皇帝是一位學習型的皇帝,是“二十五史”中惟一瞭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學精神的皇帝。
康熙8歲喪父,10歲又喪母,很是可憐。母親重病時,小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病故後,小玄燁又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一個年齡才9週歲的孩子,兩年之間,父母雙亡,形影相弔,應當說是人生幼年的最大不幸。他後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人常是這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既使人痛苦,憂患也激人奮進。幼年的憂患,激勵了康熙奮發學習、自立自強的精神。
康熙身上有著三種血統、三種文化和三種品格。他的父親是滿洲人,祖母是蒙古人,母親是漢族人。他深受祖母的教誨,又向蘇麻喇姑(蘇墨爾,孝莊隨嫁貼身侍女)學習蒙古語,向滿洲師傅學習騎射,跟漢族師傅接受儒家教育。康熙的勇武與奮進,受到了滿洲文化的影響;高遠與大度,得益於蒙古文化的薰陶;仁愛與韜略,來自漢族儒學的營養;後來,他的開放與求新,則是受了耶穌會士西方文化的薰染。康熙帝吸收了中華多民族的、西方多國家的,悠久而又新進、博大而又深厚的文化營養,具有當時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