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遊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修建一條通往西域的鐵路,這個想法不得不說是非常大膽的,且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單單只是從長安到玉門關,這一條線路就超過了三千里,而從玉門關,到目前大唐能夠影響到的最遠的俱蘭城,大約又是在四千裡以上。
而新修的這一段,總長超過了七千裡,如果加上從長安到海州這一段,這條鐵路妥妥的超過了萬里的長度。
很多人都在勸,目前為止,沒有必要修建一條通往西域的鐵路。
雖然與西域通商給大唐帶來了很多的好處,可是相比較起一條七千裡以上的鐵路,這點好處又顯的不夠看了。
與其有這個功夫和資金,還不如將這些投入到境內,儘可能的趁早輻射到更多的人口,給大唐帶來更徹底的改變。
但是李元吉卻不以為意,經濟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他更看重的,是政治意義。
這是一條可以讓中原王朝長久控制該地區的鐵路,這是一條無論在經濟,或者政治,亦或者軍事,多個方面都能為大唐提供巨大幫助的鐵路。
都知道高原鐵路難修,那是全世界的難題,但是華夏依舊還是修了。
從建國開始,華夏人就在想著修建那條鐵路了,但是各種各樣的問題太多了,沒有足夠的技術去支撐他們修完這條鐵路,所以只能暫時的放棄,等待時機,等待那個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出來。
後來的一場大戰,明明打贏了,卻因為物資跟不上,而不得不撤軍。
雖然打了勝仗,但也讓人知道了,華夏沒辦法長久作戰,沒辦法支撐更多的軍隊來這裡。
於是就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挑釁行為。
再接著,華夏曆時半個世紀,耗費了幾代人的心血,終於克服了這些世界性難題,修成了這條高原鐵路。
於是,當邊境烽火再次燃起的時候,雖然沒有真的開打,但是這一次,退的就不是我們了,而是對手。
所以,鐵路的意義就在這裡,並不能單純的以經濟角度去考慮問題,特別是站在國家層面上。
所以,當橋樑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的時候,李元吉再一次的出手了。
這一次,他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設計思路。
好吧,其實那是一種難以令人置信的思路。
吊橋。
以大唐現在的技術水平,在水面中施工,難度太大,且打下去的橋墩質量也未必有保證,所以只能以加大橋墩的密度,加深橋墩的深度來保證橋樑的安全性。
但如此一來,阻水面積就會加大,橋樑自身的質量到底如何,這個就很難得到保證了。
遇到河面寬一些的,那是沒辦法了,但是那種幾十米寬的河面,卻也要平均每隔四五米就打一根橋墩,這個做法在李元吉看來還是比較奢侈的。
於是,就有了現在擺在眾人面前的這座模型。
這座模型長五米,寬半米,可以看到下方有河流透過,實物對比的話,就會發現這其實就是咸陽東邊的那個大橋選址所在的位置。
整個大橋一共有四根比較大的橋墩,模樣比較奇怪的橋墩,中間的那一部分,則跟正常橋墩沒什麼區別。
河流從這裡被分為兩段,中間大約有一百米左右的小島,河的兩岸,分別是標註了高五十米的舉行柱子,這一座柱子,最窄的地方也有兩米半的長度,而這還是在最頂端那裡。
一根手指粗的繩子從橋墩的上方穿過,一邊拉著橋的這一端,一邊拉著另一端,尾部深入地面位置。
好吧,這座橋其實就是後世到處都能看到的吊橋,李元吉不是什麼工程師,也沒修過橋,但他看過,所以知道一些大概的東西。
然後就有了現在的這座吊橋,其實吊橋技術難度更高,相關技術儲備不達標的話,還是不要玩吊橋最好。
李元吉也知道這一點,可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唐連在水面上連續打橋墩的技術都達不到,所以除了吊橋以外,似乎也沒什麼更好的選擇了。
一個黃河大橋,建了四年的時間才勉強可以通車,而這中間的過程有多艱辛,這已經不需要再去多說了,即便如此,火車在經過此處的時候,也只能減速,甚至是限制車身的重量。
貨車每次只允許透過三節,客車每次只允許透過四節,火車頭與煤水車廂單獨透過,其他的由橋樑站的輕型機車去拖拽。
這個結果其實還算不錯的,後世清末民初的時候,黃河大橋的透過率更加氣人。
每次只能透過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