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店裡的老闆總是笑吟吟地捧出一沓鈔票以示犒賞。幾乎參加演出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份,既讓大家感到了喜慶和快樂,還有物質鼓勵,作為耍社火的人,怎能不高興呢?
一般社火表演要到正月十五達到高潮,白天鑼鼓喧天,夜晚街上張燈結綵,人們在街頭的攤點上邊吃剛出鍋的元宵,邊欣賞著燃放的焰火,當然還少不了觀看各種各樣的彩燈,忘卻生活的窮困,陶醉在節日的喜慶和美麗的夜景中。
社火這一活動千秋萬代地流傳下來,但隨著人類的進步,時代的演變,其形式、內容發生了質的變化,新的時代賦予社火以新的內容。
現時,社火從根本上摒棄了對“神”的崇拜和對祖先的祭祀,純粹演變成了一種內容健康、形式活潑、名目繁多、生動有趣的文化娛樂活動,同時,也成為一種新的民俗。
“要我送你們嗎?”
“不用啦,我們自己走著去。”
在路上可以看到,不時有成群結夥的人們,騎著摩托車、電動車、腳踏車,帶著一家老小湧向鎮上去看耍社火的。
孫爸孫媽走了不久,村子裡響起了鑼鼓聲。
孫剛站在大門口,循著鑼鼓聲往稻場裡望去,圍了很多人,聽著熟悉的聲音,就知道村裡人在扭秧歌。
正月裡,孫剛家鄉附近的村子裡,最大的熱鬧,就是扭秧歌。
十幾個人扭,一大幫子人圍著就是看秧歌。
在鄉下,尤其是正月裡,除了拜年走親戚,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什麼是好看的呢?當然是秧歌。
秧歌,本來就不是舞臺上嚴肅的歌舞,是娛樂,是宣洩。
複雜一點的,熱鬧一點的,不僅有嗩吶,有鑼鼓,有成百號人的舞之蹈之,還有雜耍,還要弄些花樣,比如弄個“老漢推車”,其實老漢並不是真老漢,真老漢力氣不夠,由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裝扮,嘴上粘了白鬍子,獨輪車被裝飾得花枝招展,滿載著豐收的果實:金黃的玉米,通紅的高粱,碧綠的西瓜,都是用五彩紙糊成的。
這樣,內容就豐富多彩,就不僅僅是娛樂,也有宣傳、渴望豐收的意義。
推車的老漢也不是死巴巴地只是推著車走,要踩著鼓點,要推著車扭。
還有“跑旱船”,哪有什麼船,將車糊成船的樣子,一人在前面牽了長長的紅綢,船上盛開著大朵的蓮花,躍動著肥碩的鯉魚,這叫“連年有餘”。
“舞獅子”的,也沒有獅子,就是人戴了面具又蹦又跳。
無論是哪一支秧歌,隊伍裡總有一個丑角,今天扮成老太太,耳朵上吊兩隻紅辣椒,專門跟推車的老漢眉來眼去;明天扮成孫猴子,前鑽後跳,手裡的金箍棒翻飛舞動,專門驅趕那些擠進了秧歌隊伍裡的小孩子;後天又扮成肥頭大耳的“豬八戒”,專跟漂亮的姑娘作對,那股子死乞白賴的勁頭,惹得圍觀的婦女們一陣陣鬨笑。
丑角的意義,就是出洋相,逗樂子,製造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在他的感染下,男男女女情緒高漲,達到忘我的境界,把個秧歌扭得熱烈火爆,把個冬天扭得春意盎然。
有時候,秧歌扭著扭著,一群人就扭瘋了。
原來,是打鼓的鼓手,暗暗使了壞心眼兒,把個鼓點子越敲越快,越敲越快,快到人們幾乎是腳不沾地,小跑著才能踩上他的鼓點子。
雖說是小跑,可又不能亂,身上依然要扭出韻律,扇子依然要舞出花樣。
不一會兒,汗水不僅從鼓手的臉上往下淌,也從每個扭秧歌人的臉上往下淌,把臉上的粉彩衝成了七溝八渠的大花臉。
男人的鬍子眉毛白了,女人的劉海圍巾白了——全是白花花的霜。
扭到最後,有跟上鼓點的,有跟不上鼓點的,腳下的步伐便亂了套,在一片亂哄哄的笑聲裡,秧歌達到了高潮,戛然而止。
當然,孫剛這個村子,只有一些年紀大點兒的會扭秧歌,年輕人都覺得很搞笑,有點不好意思學。
而且只會一些簡單的,拿著兩把摺扇,在那扭來扭去。
這也屬於社火活動的一個簡化版,孫爸孫媽還是喜歡去街上看熱鬧的,真正的社火活動,那都是半專業的人耍的。不像村子裡,都是業餘的。
正月,真是個快樂喜興的日子。
205。歡度元宵夜
205。歡度元宵夜
元宵節就要到了,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