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成了“四不像”的所謂“俗文化”。甚至是一種俗不可奈的文化,實在讓人費解。什麼是俗文化?“渲染”者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最終只能理解為,實際上“並算不得什麼文化”。那麼衚衕這種“糟粕”只能是“必除不赦”,拆除得越快越好。
在“眼前”利益驅使下,過去曾輝煌一時的北京胡同如今已所剩無幾。儘管所剩無幾,而圍著恭王府做的“衚衕遊”卻搞的“火熱”,由此而編造的所謂“衚衕文化”自然也很“熱”。你去恭王府看一看,那些到北京來謀生的外地人,身著古銅色馬褂,在郭沫若故居前、什剎海周邊以及衚衕裡蹲著一片片,停著的三輪“洋車”更是一排排、一片片,究竟能有多少人去乘坐那些“洋車”?坐了它轉一圈後有什麼收穫?見沒見到衚衕的真面目?恐怕這隻有他們自己才知道。當然偶爾也有一些外地人和慕名而來的國外人乘坐體驗一下“衚衕遊”,也有不少被旅遊公司納入旅遊專案的團隊的遊客乘坐。而當遊客們圍著早已沒有衚衕風采的“衚衕”轉完一圈之後才知上當:“這就是衚衕遊啊?”北京正兒八經的“衚衕哪兒去啦?”
他們尚不知,這就是現存的衚衕了。殊不知再過若干年連這等面目的衚衕可能都很難見到了。到那時,連那些拉三輪的“祥子”們也只能去另謀生路了。這不能不說是衚衕的悲哀,也不能不說是衚衕文化的悲哀。。 最好的txt下載網
衚衕裡的熱心人
那年夏天,一次駕車到城裡辦事,遇到的一件小事總會在我心中激起美好的回憶。
當時從德勝門往南一直到廠橋這段路還沒有拓寬,道路非常狹窄,又是處在鬧市區,在這條路上開車,既難走又危險。遇到上下班的高峰期,就更難走了。這麼兩三公里的路程三步一停、兩步一等,有時候開車能堵在裡面半個多小時。那時我才學會開車不久,在辦完事,晚上開車返回的時候,想避開這條擁堵路段,改走小路,於是便一頭扎進了恭王府東南側的東煤場衚衕。
衚衕裡光線比較暗淡,我也辨不清是什麼方向,就順著這條衚衕一直往裡邊慢慢開。大約向前開了有三四十米遠,發現前方被一面大牆擋住了去路,車子無法繼續前行。我忙下車檢視。一看:這下可壞了,原來這是居民住宅的一堵北山牆。這兒雖然不是死衚衕,可是對汽車來說無疑就是死衚衕了。因為這兒只有靠這山牆左邊的位置有一處像“刀把”一樣的小過道,這兒大概只能通行輪椅,頂多也只有通行人力三輪車那樣的寬度。汽車到了這兒,沒別的辦法,只能退回去。怎麼退?調頭是不可能的,因為路很狹窄,兩側靠牆很近,根本沒有調頭的量,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車倒出去。“倒車,把車倒出去?”就憑我當時那點兒水平,在這樣的環境下,簡直就像是讓我往冰窟窿裡跳那樣感到恐怖。
這個時候,不時有路人朝我這裡看。一位遛狗的大姐見我在這兒擺弄了半天,車停在道路中央,便對我說:“您怎麼開這裡邊來了,前面過不去了。”我一聽心裡更起急,說:“是呀,這可怎麼辦啊?”
“必須得倒回去了。”遛狗的大姐這樣說。她說得那樣輕鬆,我也知道必須倒回去,可是路這麼窄,又黑糊糊什麼也看不清楚,我哪兒敢倒啊,萬一碰著人不全完啦,剛學會開車就惹出麻煩來,這輩子還不如不學開車那!
“我幫你看著點兒,你慢慢往後倒吧,來。” 大姐既實在又認真的這樣對我說。
我按她說的,壯著膽子試著慢慢往後倒著,可是挪了不到一米遠,就不敢動了,我害怕極了,說:“哎呀,後邊什麼也看不清楚,實在不敢倒了。”車停下來。“您會開嗎?”我問起她來,她向我表示說不會。哎呀,怎麼辦啊?我急得沒法,多希望有哪位會開車的老哥幫我把車開出去啊,到這份兒上也顧不得好看不好看、寒磣不寒磣了,要我給他磕頭我都幹。可這會兒到哪兒找人去,誰都不認識誰?這邊住戶的家門都是朝著裡邊開的,朝外兩邊全是一水的深牆。這時我都想把車鎖上一走了之,等明天白天再說。我知道這根本不是辦法,車停在這兒,趕上坐輪椅的老人,車都會推不過去。
正當我急得火燒火燎的時候,旁邊高高的牆上的窗戶上探出一個男子的頭來,問我:“怎麼,車開不出去啦?”
我真像遇到了救星一樣,忙說:“哎呀,可不是?”
“別急,我過來給你看看。”
真是大救星啊!我連忙說:“那太謝謝您啦!”
不一會兒,一位穿著大背心的中年男子從小“刀把”這邊走了過來,問我:“您這是打算上哪